第七十二章 洛阳(2/2)
驿站的条件是差了些,晚上漏风,好在杜牧给杜荷准备得很充分,有个仆人把当年李二送给杜如晦的熊皮大氅给带上了,搭着熊皮,这一夜还是很暖和的。
前世的大都市和如今的大都市杜荷都见识过,小小的华州城便不进去了,一行人闷头赶路,路过华山看了一眼,和周围的山感觉没啥区别,询问了驿卒,华山没路,上都上不去,得,本想以后有闲心了来爬一爬华山也是没戏了,也不知道这‘华山一条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凿出来。
潼关关不住人,潼关虽是依山临河,可山势并不陡峭,秦岭在此已到尽头,山中条条小道皆可行人,可要过大军辎重粮草还得从潼关过,说多了都是泪啊!这个大唐王朝的伤心之地。杜荷身配鱼符,有优先通行权,过关也不检查,一行人直接扬长而去。
桃林县不是虢州治所,可它地处长安洛阳一线,却是虢州最是繁华之所,夸父逐日而亡,手中桃木落于此处化为桃林因而名曰桃林。
其后便是陕州了,四门之塞谓之陕,大禹治水时,此地河水泛滥,大禹于此三斧劈出‘神、人、鬼’三门,因而河水通畅。
河南之一地,中华之源头,道不尽的神话,数不清的先贤。长安出发十日,杜荷一行到了洛阳。
比起长安的煌煌之日,洛阳显得有些破落,十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战争泥潭,一场决定中华命运的战争在此厮杀了个天翻地覆,命运之神青睐了李二,大唐得了天下。
这是前朝故都,大业十年隋炀帝迁都于此,尽管战争的伤疤还在愈合,但这里也渐渐显示出了蒸蒸日上的朝气,不出五十年,这里将见证此时尚在荆州的一个六岁小女孩的故事,她将缔造一个中华五千年的传奇。
“多谢赵司马行这便宜之事。”洛阳驿馆,杜荷同一身着深绯色衣服官员分席对面而坐,桌上摆着几道小菜,中间更是一盘鱼烩,这是黄河鲤鱼片的,可惜杜荷吃不来。
“杜二郎君放心便是,当年我也是多有聆听杜相公教诲,郎君有事自当全力协助,舟船已经备妥,明日便可出发。”司马名叫赵忠,这可不是登州偏僻之地的司马,洛州司马可是正经的五品大员,至于洛州的别驾,那是洛阳实际上的一把手,三品大佬。
“此行时间紧迫,若不是赵司马帮助,我在这洛阳城还真得折腾一番啊!”老爹当年管着选官之事,顶着他的名号到哪都有熟人啊!这唐朝才是真正的熟人好办事啊!
“郎君放心,渡船马船各备了一艘,专供郎君使用,船夫都是我洛阳的老把式,此行自然一日千里。”当时杜构也是从这洛阳坐的船。
“再次谢过赵司马了,来日赵司马到了长安,我杜二再宴谢赵司马。”杜荷也是投桃报李,应下了赵忠在长安为他铺路。
两人宴饮无趣,很快便也结束了,杜荷赶紧回屋,直接脱了裤子上床,已然有了两位二十岁上下的姑娘在屋子里等着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