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男人啊!三句就开车(1/2)
“那两艘海船从远方绕出,直扑楼船,当时杜别驾那边被海寇缠住了,我只能带着十几个亲卫直接杀下海,死命摇小船回去,那两船海寇也是凶狠,在小峡湾处拼着一艘船被楼船的拍杆砸了个粉碎直接靠了上去,幸得将士用命,死命得划船,总算赶回了楼船,将海寇杀下了海。岛上的海寇见海上战事已熄灭,才投了降。收拢了俘虏才发现杜别驾腰上被划了一刀,血是咕咕得流,等回了登州已经昏迷了过去。”苏定方说完,总算回了神,叹了口气:“小郎君,都是我得错啊!要不是我撤了下来,杜别驾也不会受伤啊!”
“苏将军,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剿灭了这伙海寇,还了登州一方安宁啊!”杜荷也是叹了口气,自己大哥也是,好好一个文官呆在船上不就行了,带头冲锋是个什么意思?也怪不了苏定方,要是丢了楼船,被堵在了海湾里面保不齐得全军覆没啊!
“苏将军,你即然是骑兵出身的,怎么会到这水师来呢?”海寇即已全歼,自己大哥也恢复了过来,杜荷不想聊这个话题,省得让苏定方以为自己记恨上他撇下大哥。
“小郎君,不知你对高句丽有何看法啊?”苏定方也来了精神。
“高句丽?”杜荷愣了一下,苏定方居然会问这个事情。
“对,就是高句丽,自前朝文帝开始便多有征伐,至于炀帝更是举国征伐,然前朝二帝却是攻之不破、剿之不灭,不知小郎君以为如何啊?”苏定方望向海面,海面风平浪静,细细的海浪哗哗的冲蚀着岸边的礁石,海的对面就是高句丽。
“高句丽,今日之疥癣,他日之心腹大患啊!”杜荷也看着海面,高句丽的历史杜荷在弘文馆还真了解过,再对比后世,他发现这高句丽和一千多年后的日本简直是如出一辙,要问日本人为何会这么无耻,那必须是向高句丽人学的。
“说起这高句丽,在先汉时期便有了记载,后汉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了气候,也是于此开始屡屡袭扰我中原辽东之地,前朝时竟还勾结突厥欲侵入我渔阳之地其心当诛啊!其又是一小人之国,前朝文帝时,其王屡屡袭扰辽东,文帝斥责其言:‘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其王请罪,未几年,却又兴兵犯我营州,文帝遣军击之,其王复请罪竟言‘辽东粪土臣’,近乎小人无耻也。然其也是一块硬骨头啊!炀帝三征高句丽,尽起百万大军,打得辽东一片焦土,可这高句丽竟然还立在那里。”说着杜荷抬起手指着大海。
“想不到小郎君竟如此大才,定方失礼了。”苏定方对杜荷行了一礼,再不以杜荷年龄小而轻视了,是认可了这个二代:“小郎君说得对,我也认为这高句丽是今日之疥癣,他日之心腹大患。实不相瞒,昔日我在窦建德处时,军中多有征伐过高句丽的老兵,其人皆言,高句丽苦寒之地,然其民多坚韧,每每击打之,死战者多而投降者少,其降者多是老弱残缺之人,每思及此,余甚恐之。”苏定方长长吸了口气,其斗志当真是恐怖如斯啊!
“是啊!苦寒之地,其民必向往着我中原花花世界,他日若恢复了元气,我辽东再无安宁之日了。”杜荷也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些时日他有意翻找过以前的军事战例,军队伤亡过半多会崩溃,便是唐军亦是如此,能够死战不退的军队不多啊!
“是啊!小郎君,想必圣人和朝中诸位相公也是深知其利害,他日必会攻灭之。颉利已灭,近些年我大唐无刀兵之害,我就想着不如来水师演戏一二,以待他日攻灭高句丽之时有所建树,谋个富贵。”苏定方从对高句丽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其实又何来震撼啊!在他眼里高句丽更多的应该是他的富贵所在吧!
“苏将军真乃国之藩篱也,他日必将封侯拜相!”杜荷算是明白了,难怪这位中郎将日后会成为‘灭国神将’,本就熟于战阵,这还提前二十年就开始准备了,他不成功当真天理难容啊!
“小郎君谬赞了,我不过就是一中郎将罢了。”对于苏定方来说,上次想到封侯拜相应该还是才从军的时候吧!这些年军旅生涯早磨平了棱角,不过是求一场富贵罢了!
“苏将军,我有一策或可削弱高句丽,为他日攻伐减小阻力,更可谋一场富贵,不知苏将军可有意?”即然苏定方是个如此积极的好战份子,杜荷觉得自己的一些想法也许能变成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