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到家了, 一切都是如此完美!(1/2)
贞观四年腊月十八,杜荷回到长安了!登州回来这一路是一路顺畅、逆风逆水,齐州的姑老爷和洛阳的赵司马都顺路拜会了一二,送了些咸鱼罐头。
进长安城的时候刚过午时,杜荷让华三带着人马先回家,自己却是家都能回,赶紧地去皇城递奏章,这一趟他算是钦差,回来了自然第一时间要去给李二交差。先去政事堂拜见了值班的房相公,言说改日到家拜会,并留下了杜构的述职报告;然后在承天门口被谢贵告知李二让他明天再来,得,赶紧麻溜的回家歇息去。
“小郎君,长孙郎君来了。”还没进府,华三就在这候着了,这长孙冲怎么来得这么快?有这么想我吗?
“让他候着。”让华三去传话,自己赶紧去见母亲去,这个没眼力劲的,谁会在别人刚远行回来的时候登门拜见啊!不待见他。
“母亲,我回来了!”老妈已经收拾好了,正在等他了,杜荷赶紧行个大礼。
“二郎这一趟也是辛苦啊!都瘦了。”老妈眼角有些湿润了。
“母亲,让你一个人在家,是儿子的不对啊!万幸此次看望大兄,结果不错,大兄已经无碍了。”想必母亲一定在仆人那里知道了大兄的情况,但自己还是得汇报,这是为人子的规矩。
“行了!我都知道了,还有你那个罐头,你做的不错!比你大兄还多了分能耐!”杜妈抹了眼角的泪,笑了起来,没有什么比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了来的高兴。
“母亲,还有一事,就是那个。。大兄说了一下婚事。”杜荷一直在纠结这个事,最后想了一下,还是尊重大哥的意见吧!毕竟自由恋爱这种事,貌似自己都做不到了。
“哦?你说说,你大兄是什么意思?”说起正事来,杜妈也没笑了。
“大兄的意思是母亲和叔父商议一下,觉得合适就行了。”
“大郎还是识大体啊!”老妈又抹了抹眼角:“我明日便去打探一下,崔家的嫡女还没说有定亲的事。”
“母亲,儿子认为此事要从长计议。”杜荷拉长了声音。
“哦~~二郎长大了啊!行,你说说你是什么意思。”杜妈调笑了自己儿子一句,不过感觉却很是欣慰。
“母亲以为当今圣人与五姓七望于我杜家孰轻孰重?”杜荷压低了声音,屋里出了老妈的大丫鬟,没其他人了,至于这个丫鬟,那是老妈娘家陪嫁来的。
“二郎这是何意?”杜妈有点懵,女性到底这政治智慧比不上男性,即便是杜荷这个半罐水加上后世见闻,也是高过了自己老妈这个贵族女性。
“母亲,儿子以为以当今圣人的强硬手腕,必定会和五姓七望好好掰掰手腕,我们杜家这个时候站队合适吗?站在五姓七望那边合适吗?”虽然从后世有限的历史来看,似乎应该是李二完胜,五姓七望扫进故纸堆。可无数次被打脸的经历以及有限的朝堂经验来看,似乎五姓七望的势力很大啊!到哪都有他们的族人或是门生故吏,这个国家离了他们似乎就要瘫痪,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这~~”杜妈有些踌躇,这事有点棘手了:“二郎,此事勿要再言,他日与你叔父好好议一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