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死命地加私货(1/2)
“药师惠日不是倭国使节吗?这有他何事啊?我听于师说他好像进了国子监就没出来,这都几个月了。”李承乾说到。
“殿下,那药师惠日是倭国人,他是怎么来到我大唐的?”杜荷不自觉地压了压声音,感觉像在谋划诡计一样。
“他是坐船来的,他是从海上来的!”李承乾明白了。
“殿下还记得当时储学士以琉璃诈他,他愿以金银做交换之事吗?倭国多金银啊!”杜荷继续诱惑着李承乾。
“杜二,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从登州去取倭国的金银?”李承乾悟了。
“殿下,此事对也不对!”杜荷直起了身体,就差摇折扇了。回去就把折扇插腰上,装逼的时候能有个神器!
“哦?此话怎讲?”
“殿下,还是那句话,海上有数不尽的财富啊!海里有鱼有海菜,还有珍珠、珊瑚、玳瑁,海外还有倭国、新罗、百济、还能到高句丽,还有南边的耿国公、以及耿国公以外的诸多海岛啊!”杜荷抿了抿嘴唇,这太子没眼力劲,也不给口水喝,算了,继续忽悠要紧:“这些化外之邦有的是奇特之物,或为我大唐有奇用。比如这倭国多金银,南海产香料,多木材,我还听说交州之南有一国,其有稻米,一年能种植三季之多啊!若是于我大唐江南广泛种植,便是能凭空多出两成粮食啊!”
“哦?当真有此物?”李承乾听着入迷,猛地一下反应过来,这可了不得啊!
“这~~小子也是听说,有或没有,何不派人一探便知。”杜荷有限的历史知识告诉他有个叫占城稻的东西能种三季,在后世的华南地区一年三季也是司空见惯嘛!
“咳咳,殿下,实不相瞒,我与登州水师的苏中郎将谋划了一策,驱使海上的亡命之徒浮海高句丽去扰边、掳掠沿海高句丽人,男的充奴,女的调教一二便是顶级的高句丽白女。即便海外特产不丰,便是那番人也是上好的劳力啊!”这瞌睡来了李承乾就递枕头来了,本来还在头疼怎么让李二来给自己背书,李承乾这太子倒是自己凑上来了。
“哦~~杜二,你在登州还做过这等事?”李承乾上下打量了杜荷一番,着实没想到这个平时看着只是读书利害的家伙居然能干出这等事。
“这钟事自然不好在奏章里说,我本是准备同圣人汇报的。”杜荷抹了抹鼻子,这种事传出去了是损名声啊:“殿下想必也知道海上悍匪掳掠新罗婢来我大唐私贩之事了吧!我大兄伤了腰,行动不便,便是我与苏中郎将抓到的海寇首领,那家伙说来也是可怜人,当年也是同前朝炀帝一起征过高句丽的军官,后来稀里糊涂的落了草,再后来我大唐剿匪,没办法又往海外逃。我就寻思着这些家伙剿又不好剿,堵不如疏,即然剿不尽,何不祸水北引,让他们去祸害高句丽人去。于是就同苏中郎将一起想了这个法子。”
“你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可我觉得这事有辱我大唐名声。”李承乾一个十二岁的小朋友摸着下巴沉思,当真有几分怪异。
“殿下,此事又不是我大唐做的,是海寇,于我大唐有何干系?”杜荷提高了语气,名声是很重要,可于国与国之间不就是一块遮羞布吗?
“嗯~~~嗯~~~此事我还是觉得不妥,明日你自去和圣人汇报吧!”李承乾总感觉怪怪的,要是李师在就好了,可是他已经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了,过几日去看望一二。
“大兄,大兄我来了!”豫章公主还在门口,小屁孩已经蹒跚着跑进来了。
“雉奴来了啊!”李承乾也从杜荷的消息里面拔了出来,赶紧起身迎了过去,一个弟弟的时候觉得烦,可要是弟弟多了,可就喜欢得紧了,特别是这个胞弟,很是惹人喜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