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密谋(下)(1/2)
杜楚客有点愣,看着眼前这侄儿仿佛看见了自己的仲兄:“二郎何意?”
“叔父,我杜家人丁比之贵姓豪族不过,但若是再加上那些略有薄才之家一二子弟呢?”杜荷单手撑在了桌子上说到。
“你与我细致说说你的想法。”
“叔父,不管如何,庶族兴士族没是不争的事实,世家所固守的高傲终将土崩瓦解,即然如此,我杜家何不打开大门,给庶族子弟一条求学之途,待时机成熟时,再谏开科举,给彼辈一晋阶之梯,总有天智聪颖之辈鱼跃龙门、大放异彩,数十年后位列宰辅亦非不能之举。我杜家先行一步,有了这名声,此消彼长,未尝不可成那一等望族。即便是此事不成,与我等也不过是耗费一番精力罢了,于杜家有何损?”杜荷讲得头头是道。
“二郎所说到有几分道理。”杜楚客喃喃低语,却是不敢轻易表态。
杜荷一看,赶紧添油加醋:“叔父,此事具体操办却也不难,可效法我族社学,再兴一书院,以我杜家典籍入之,族中博学者皆可行教习夫子之事,有意者皆可入学,广而教之,纵不是我杜家之人,可敢不念我杜家教习之恩德吗?”
杜楚客低垂着脑袋,抄着两只手,不说话,杜荷也不再说了,让叔父先消化消化,一时间室内鸦雀无声。
“唉!”杜楚客突然叹了口气:“二郎真是长大了啊!也能有如此百年见地了啊!”
“叔父谬赞了。”
“可是二郎啊!此事要想成了却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啊!单单是这典籍,叔伯兄长们就很难能拿出来交予外人观摩,这可是我杜家八百年传承的心血,便是我也不愿啊!至于教习之人,如你叔公那般博学大儒本就没几人,自家子侄都教授不过来,遑论外人呢?至于大兴科举、引庶族子弟入朝堂之事,此举意在圣人削弱世家,即然你我都能感受到,想必贵姓们在前朝时便已看了个透,即然如此有恃无恐,必是有了对策,难!难!难啊!”杜楚客不禁苦笑出声。
“叔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始终坚信庶族的兴起是大势所趋,我杜家即便不能顺势而为,也必须随波逐流才是,若是逆势而行,必将泯灭于历史烟尘。”杜荷也是没想到自己叔父竟然如此通透,可若是不打破这世家,大唐必然会走上历史的轨迹,中华的苦难还将重演,杜荷就对不起千年迢迢走这一着啊!
“二郎!你当真要行如此之事吗?”杜楚客皱了皱眉:“你叔公说得不错,世家大族再不是以前,国事也不能一言而决,庶族是开始兴旺,可他到底远离朝堂数十载,看不真切;我便是断言大唐这数百年国运还是世家的天下,至于庶族,百年之后再做计较,你要知道,有哪朝哪代能如我杜家一样延存八百年不败呢?”
“叔父!总归还是要试一试!”杜荷叹了口气,此时此刻当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
“这。。。二郎,大郎的婚事到确实是值得思量,你说得对,当今圣人是位强君,你这一枝的显贵已经到顶了,确实不宜求崔家嫡女,若如此必会为圣人所忌。”杜楚客跳过这个话题。
“叔父,那你的意思是?”杜荷也打消了说服杜楚客来帮自己的念头。
“依我之意,朝中五品官员嫡女,适龄皆可。”杜楚客心头一松,喝口茶。
“这。。叔父,不如待来年大兄返京再议如何?我观大兄似有中意女子,反正也不急于一时。”杜荷也松了口气,自己大兄能娶到一个喜欢的女人也不错。
“那便如此吧!”杜楚客端起杯子就是一口,没了:“今日小年,你叔母和四郎还在家等着我,我也得回去准备准备。”说着杜楚客便起来了。
“叔父,我送你。”杜荷赶紧起来送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