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风流二师兄(2/2)
原来这窥基是大唐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的侄子,出生将门,却是自幼饱读诗书,通晓儒家经典,并熟读兵书。当年唐玄奘度化他当和尚的时候,他提出了三个条件:“不断情欲;准吃荤腥;过午能食”。最初窥基外出讲经的时候,一般都是准备三辆车,一辆载着佛经,一辆载着酒食,一辆载着家仆女伶,因此被长安城人称为“三车和尚”。
这个时候,听这二师兄说道:“师弟,你留在寺里,等着师父回来吧,我去城东南王员外家会讲去了”。“我马上启程去皇宫接一下师父,这么久了,我去看看情况,顺便接师父回寺,师父的身体近来大不如前了”,这个师弟说道。
“嗯,这个师弟很有良心,憨厚忠诚,感觉很相似沙师弟。”孙悟空的精神体瞬间端详着这个师弟。清瘦的脸庞,一股正气,光头大耳,两眼有神,中等身材,身穿袈裟,刚从打坐垫子上起身,这师弟道:“二师兄慢走,莫怪师弟言语,还请二师兄戒掉俗世,归心我佛,南无阿弥佗佛。”这二师兄道:“哈,圆测师弟,佛经确实是修心的一套体系,我也理解佛教教化于民的道理,但是,我很能够接受佛教的经典教义,但是我同样也是现实主义者,及时享乐,才是属于自己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修行是一样的。世俗的事情不困境于心胸,本身就是修心的关键点,心能够达到不萦于物,也不关乎于外物,我的理解,即可,即可。”这师弟回道:“二师兄,保重,也请自重,莫自毁前程”。说吧,起身离开,二师兄随后也离开房间。孙悟空的精神一直追随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顺便随三师弟望找师父的行踪。
孙悟空听得,感觉这个师弟很有自尊,同时也感觉二师兄也有道理,人间界的一般的生命也就是几十年,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活法去活,这个倒也是很多人的梦想,不过,一些清规戒律取经路上师父要求我们师兄弟这么严格,师父自己也是极其的严格要求自己,为什么回到大唐就收了这么个徒弟?孙悟空当然想不明白,也不去想这个事情的明白,总感觉师父既然收了他,应该自有道理。但是对这个三师弟,颇有好感。
唐玄奘这第三个徒弟,名圆测,早年是新罗国的王子,学术渊博,随朝贡团来到大唐之后,慕名前来唐玄奘讨教佛教文化,深深的被唐玄奘折服,就地拜了师父,剃度出家。时人号称圆测大师,学时与窥基大师其名。圆测为人处世中规中矩,但是从事佛经的弘扬,至死一生切身践行,不遗余力。这里暂且不表。
孙悟空瞬间移步,身已在译经阁里,看着师父和自己几个师兄弟一起,十几年的光阴取回来的一部部的经书,再想想取经圆满后,这十九年的不辞辛劳,翻译经书,弘扬佛法,撰写《大唐西域记》,孙悟空想着师父伏案疾书的模样,倒是眼角湿润起来。咳,师父就是师父啊,一生的唯一的信仰——弘扬佛法,他是为佛而生的。
孙悟空待在译经阁,精神的力量支配着精神体跟踪着这个二师兄和三师弟,这个二师兄会房间精心洗浴,穿戴一新,整理出门,果不其然,寺院门口停了三辆马车,每一辆马车上有一个马车夫,三辆马车其中靠近寺院大门口的一辆马车的边上,站立着一位小沙弥,就是刚才汇报的那个小沙弥,这个二师兄径直上了第三个最大的马车,掀开帘子准备上马车的时候,孙悟空和精神体同时一惊,听到很娇媚的声音道:“三爷,好久没有去讲经去啦,贱妾都等不急了”,分明是一个娇媚的女子,瞬间女子啊的一声:“三爷好坏,就知道欺负奴家,捏的奴家好痛……”,“美人,这几天寺庙工作较忙,也有烦心事啊,让你久等了,若是小美人等不急啦,那等下不嫌弃马车颠簸,爷就和你一起颠簸颠簸,如何?”说完,这二师兄邪恶的坏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