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七杀令(1/2)
二月十六日,江左镇。
王奇山一早来到南门码头,视察警备局的两艘巡江船。
箫千是一号船的船长,乐云龙是二号船的船长。
他们两个指挥着两艘快船,在潜龙江洄水湾内转了三圈,放了三轮炮。
王奇山表示很满意,施施然回到了警备局大院。
四位副局长都到了,王奇山开班子会,传达女王殿下的最新指示:江南谢家的水师昨日到了江夏,江左之战越来越近了。为了便于战时管理,女王殿下要求警备局在江左镇搞一次人口普查,初步建立起一套户籍档案。
王奇山拿着孔琳、陈洲、沈询拟定的计划,请四位副局长讨论。
这种东西,土著们没有什么经验,都一脸的茫然,还搞不明白战时管理与人口普查之间的关系。
王奇山不得不进行科普,说人口普查就是调查江左镇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战时管理是资源管理,一旦江左镇被围困,女王殿下必须知道,江左镇有多少潜在兵员,库存的粮食能维持多久,如何分配……等等。
这么一说,四位副局长的神情马上变得严肃紧张了,提出了一些比较靠谱的建议。
不算南门码头的老弱病残,警备局现在有八个行动队,包括正副队长,每队十五人,共计一百二十位警员。
两艘巡江船上,算上舰长副舰长,有五十七人。
这些人不能都拉出来参加人口普查,五座望火楼需要一队人守着,巡江船上的水手们,也要坚守岗位。
既然是人口普查,肯定要有识文断字的文员参与。
警备局两个月前招募的文员,被孔琳和陈洲训练、选拔后,留下了二十六人,都已经投入工作了。
两艘巡江船上各派了三人,余下的二十人分为两组。
孔琳和沈询带着四人负责警备局办公室的工作。
另外十六人被派到八个行动队中,却不归队长管理。他们每天下午要向沈仲汇报工作,与祭酒监的性质差不多。
王奇山对于这样的设计有点意见,却不好说什么。
由于他中途跑去中周转了一圈,恭喜替他管理了一段时间,接下来又去了君县。
如今,真正管理江左镇警备局的,是耽记和女王殿下。
耽记通过孔琳、女王殿下通过蓝媚儿或李广,时常以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做出指示,把警备局搞得热火朝天,一天比一天威风,已经有模有样了。
好在,他现在可说是权高位重,即是君县男又是羽林右卫副统领,局长权威没受什么影响。四位副局长和警备局中层,都很尊敬他的意见。
上午九点,警备局的全体警员都被集合到了院子里,听局长王奇山做人口普查行动的动员训话,与工作分配。
为了便于工作,四位副局长都被派了出去。
夏台明灯的任务最重,他带着两队人负责步行街商圈。
杜十三带一队人,负责翠湖附近与小东门住宅区。
李广带一队人,负责以江左酒榭为中心的行政区。
陈洲则带着办公室的文员们,负责旁边的大食人聚集区。
李欢和带一队人,会同两艘巡江船上的人,负责南门外贫民区。
蓝媚儿回来后,协助李欢的工作。
魏虎的飞虎队,驻守五座望火楼,不参与人口普查。
夏台明灯和李欢的任务较重,可以去福威镖局发布任务,各自聘请不超过百位的江湖人士协助工作。
所有费用,由警备局出。
布置完工作,各队人在副局长、队长带领下出去进行人口普查,警备局大院内外,除了王奇山,只剩下望火楼上的魏虎和办公室主任孔琳了。
王奇山把黄君牵出来,洗刷刷,洗刷刷。
孔琳刚要回去处理文案,马云点二来送丹溪日报了。
王奇山对马云点二说,明天出一篇评论,介绍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马云点二说,他不会写那样的东西。
孔琳拿出一份稿子,说已经写好了。
王奇山说,这正是草稿,丹溪日报上不能登如此严肃的东西;你回去润色一下,搞的轻松一些。
马云点二苦着脸,拿着稿子回去润色了。
他刚走,魏虎在望火楼上传来消息,说南柯郡守淳于贤与诸葛子衿来了。
王奇山急忙停止洗刷刷,亲自开门把他们迎接警备局,请到自己的办公室。
淳于贤说很抱歉,昨天晚上姬季亦王子请了一些朋友,在儒雅楼为他举办接风宴,实在是脱不开身,没有去赴王十里的南门酒宴,着实抱歉。
王奇山说没什么,今天来的也一样。
淳于贤喝口茶,问今天警备局为啥如此清净?
王奇山简单介绍了一番人口普查的事,随机转入正题:“淳于郡守,摄政王殿下有意,请您出任羽林卫统领。她让我征求一下您的意见。”
“羽林卫统领……”淳于贤忽地站起来,又缓缓坐下。
诸葛子衿道:“周杰将军把崔涵大宗师送到了玉县,摄政王殿下认为,周家与苑城牵扯太深,已经不可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