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矛三人组(1/2)
凡城的雪下了三天。
南柯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午时,雪停了。
整个凡城被一层厚厚的积雪覆盖,宛如童话中的世界。
王奇山睁开眼,一米外,一抹阳光,照在小朱憨憨的脸上。
他四处看看,发现躺在唤雨台神庙大殿内。
殿外,盘坐着三位浑身是血的校尉。
身边,是一只玉碗,玉碗中承放着一颗鲜红的心脏。
阳光被一庞大的身躯遮住,多多大师捧着一碗水凑上来:“喝口水。阿弥托福,总算醒了。”
王奇山正感口干,喝完水,嘶哑着嗓子问:“我睡了多久?”
“三天。”多多大师掂起茶壶,又倒了一碗水;“整整三天。”
“外面……”王奇山忽的坐起。
他看到了神殿外的阳光,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炮声、战鼓声、厮杀声。
天晴了,雨住了,战争终于降临了。
王奇山双腿麻木差点跌倒,多多大师扶住他,说道:“先慢慢走几步,活动开手脚。”
“那边战事如何?什么时候开始的?”王奇山撑住审案,他刚才躺的地方,问道。
“前天雨停,今日上午巳时听到敲鼓,上面就放炮了。阿弥托福,刀兵起,生灵涂炭……”多多大师与小朱,一人一边扶着王奇山在殿内慢慢走动。
“现在是几时?”王奇山看到了在殿外盘坐的韩胜和李俊二,他们,应该是刚晋级到d,正在修炼《蓬麻功》,稳定心神,消去圣矛的影响。
看来,上面的战斗,很激烈了。
“午时一刻。”多多大师看看天色,答道。
呼风唤雨谷防线,鼓声阵阵,杀声四起。
战斗主要集中在两处:呼风山大营与两山之间的城墙。
呼风山与唤雨台之间虽然以一道城墙联为一体,但呼风山的位置前凸约二十丈,对山谷内的威胁更大。
芈尚指挥南楚军队进攻呼风山大营。这里地势虽险,却有几处弓箭射不到的盲点,最近的一处,距呼风山大营的石墙不足十丈。
芈尚没有出动部曲精锐,发动进攻南楚军队多来自各城部曲,衣衫杂乱,各城将军指挥起来,也颇为混乱。
山上,飞鸿营统领唐阳,指挥得当,应对有方;飞鸿营的军士们在队长的带领下,沉着应对,杀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可谓有惊无险。
芈尚擂鼓,眯起眼看着这群鸟人。
他们以为芈尚式微,又未经历过战阵,不知道羽林卫的厉害。平时趾高气扬的,都不怎么听招呼。
军师诸葛涛献计,先让羽林卫打掉他们的浮躁之气,再以军令杀掉几个各城将军,芈尚,才能真正掌握住这支大军。
另一处,襄阳王子司马晓处的战鼓,却很是激昂。
他主攻的呼风唤雨谷城墙。
诸葛诞军师按照攻城模式,打造了一批攻城器械,三座箭台,三十架云梯。
今天是首战,以试探为主,司马晓与诸葛诞都没想过能攻上城墙。
进攻开始没多久,三座箭台已经被摧毁,三十架云梯只剩三架。
但就是这仅剩的三架云梯,或许是由于城墙太高,云梯长度不够,都靠到城墙中间的望台下的死角。
望台上的羽林卫守军,没办法推翻云梯;左右两座望台上的炮击,也打不到它们。
司马晓派出了一员猛将,原宛城将军黄亦的弟弟,黄冉;组织了一支八百人的武士敢死队,他们都着黑衣,内穿链甲,外罩皮甲。
司马晓满意地看着这支虎狼之师,宣布每人赐战酒一斤,并许下重赏:战后每人赏赐百金;若能破城,军士提升校尉,校尉升为都尉。
黄冉也换上黑衣,带领敢死队冲进战场。
战酒,是襄阳王的独家秘方,亦是司马家族于混乱之中崛起江汉平原的秘密武器。
黄冉与八百武士喝下战酒后,变身为奋不顾命的勇士,他们顶着两侧射来的利箭,攀上云梯奋发起进攻。
黄冉身先士卒,第一个瞬移上了望台,挥刀斩杀了十几个守军,又两位黑衣武士爬望台,守住黄冉身后的缺口,接应一个又一个黑衣武士爬上望台。
呼风唤雨谷防线,城墙中间的望台防御崩溃,失守了。
唐阳挥舞一柄大斧,带着飞羽营的军士,守着通往唤雨台一侧望台通道;李俊一手持马槊,带着飞鸿营的军士,守住另一侧的通道。
他们身后十几丈处,呼风山、唤雨台通道口的空地上,各有一队弓箭手,在队长指挥下,将一排排利箭,射向中间的望台。
半数爬上望台的黑衣军士,被利箭射中,或跌落下去,或被堆积起来,筑成一道血肉城墙,掩护后来的黑衣武士。
黄冉右臂中箭,挥不动大刀。他蹲在望台一侧的炮位上,指挥敢死队巩固防线,尽量接应更多人上来。
望台可容纳百人左右,修有五座炮台,一座箭塔。
若要从这里发动进攻,突入城墙通道,须经过一道两丈宽的隘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