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621之大变革 > 55.战斗,僵持(四)

55.战斗,僵持(四)(1/2)

目录
好书推荐: 女帝风华:傲娇夫君,请侍寝 鬼怪聊斋 药香田园:喜嫁一等贤夫 玄踏九天 最强少爷 绝命刀塔 文体时代 三国第一军师 诸天之龙脉巫师 谎话大王

吕梁营同蒙古人战堡一战,战死五十人,剩下的人人带伤,其中重伤一百二十六人,不仅失去了作战能力,更失去了生活能力。战争绝没有书本上描写的那样诗意和浪漫,它带来的只有血淋淋的伤害。

死者需要抚恤,重伤者需要以后能生活下去的钱财,这些全都指着边镇的奖赏,而现在,边镇就给吕梁营一个没有回应的交待,谭良栋焉能不恼怒。

卢象升紧随谭良栋回道战堡,他没有劝谭良栋,在军中待了一些时间,卢象升很明白,边军战力之所以高,完全是因为有各种奖赏。虽然吕梁营现在还没有到边军那种没钱就不动弹的地步,但一场仗下来,也是需要各种奖赏来稳定军心。

谭良栋和卢象升两人坐在垛子里,中间放着一口小锅,里面煮着面条。

“良栋,要不我找行都司的人催催?”

“呲溜”,谭良栋吃了一筷子面条,摇头道:“没用,刚刚我都那态度了,张珪也没翻脸,说明这事解决不了。”

“额,那怎么办?”

谭良栋吃完了小锅里的面条,抹了抹嘴巴,冷声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卢象升听不懂:“什么意思?”

“过段时间你就明白了。”谭良栋打了个哈哈,他怕卢象升知道他要做的事后被吓坏。

战堡这边,都赤的损失不小,已经无力再发起攻击,只能是和吕梁营相互对峙。主城那边,吉度又发起两次攻击,盾车和郭世贵的火炮起的作用不小,但张珪依旧稳稳的守住主城,特别是在郭世贵手里的炮弹和火药用光后,吉度发起的攻击越来越弱,最后和张珪形成了僵持之势。

战争一旦陷入僵持之势,对防守方是很有利的。谭良栋见蒙古兵迟迟不行动,便把受了伤的士兵运回后方,同时也接到了来自柳林的书信。

算算时间,谭良栋和吕梁营离开柳林也有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来月里,柳林发生了不少事。

谭良栋一走,带走了吕梁营大部分力量,柳林内外反对谭良栋的人便开始串联搞事,面对这些渣渣,刘文景和李鹤轩毫不留情,直接搞掉柳林内窜得最厉害的一家大户,让柳林内部稳定下来,并把地盘往外扩了两个村子,让一直想把柳林掌握手里的方山县县令吓得心惊肉跳,不敢再搞事情。

也趁着这个机会,胡振江协助李鹤轩编写了《治安条例》,参照《大明律》,当然,这《治安条例》是谭良栋看到书信后附的胡振江根据《大明律》编写的内容给起的名字。

余生则提到了他负责的土豆,谭良栋走后不久,第二茬土豆就成熟了,收获量不少。

书信中还写道,刘文景和余生组织留守吕梁营中已经学会写字的士兵,给此次远赴大同镇的士兵家人写家书,装了整整三个麻袋。

谭良栋掂了掂三个麻袋,份量不轻,这里面都是来自柳琳的思念和担忧。

内城,吕梁营伤兵所在地,谭良栋走到大院里,举起手里的麻袋,高声道:“家里来信了!”

伤兵们愣了,家里?来信?

谭良栋和亲兵也不给伤兵继续解释,直接拆开麻袋念名字:“李年!”

“到!”

“给你,你婆姨给你的信。”

名叫李年的小兵挪了挪受伤的胳膊,接过信,有些惊讶:“我那婆姨还会写信?”拆开信后,信上只有两行字,但李年不识字,谭良栋道:“给我,我给你念。”

“把总,这……”

谭良栋接过信,信的内容很简单,都是大白话,“当家的,家里一切都好,娃娃们也好,你在外边好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穿越女尊之种田也幸福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