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1621之大变革 > 80.分地,编户

80.分地,编户(1/2)

目录
好书推荐: 女帝风华:傲娇夫君,请侍寝 鬼怪聊斋 药香田园:喜嫁一等贤夫 玄踏九天 最强少爷 绝命刀塔 文体时代 三国第一军师 诸天之龙脉巫师 谎话大王

胡振江对黄吉手下豢养的青皮混混极其痛恨,把从人群里被揪出来的二十人全部斩杀。黄吉可恶,青皮混混们更可恶。

牛凉是那种嫉恶如仇的人,对胡振江的做法十分赞同,黄吉和他手下那群人渣活着就是在浪费粮食。

在解决完黄家的人后,胡振江让抄黄家的士兵搬出了一个大筐,里面都是从黄家搜出来的地契欠条。

台下的村民们直直的盯着木筐里的契书,黄家完了,人们的关注点从黄吉转移到分地上。

胡振江站到台前,再一次拿出了条例,大声道:“前面我已经给诸位宣读过条例,现在,大家还有什么异议?”

眼瞅着就要分地了,村民们没有异议。

胡振江嘴角露出笑容,从天启三年的三月他就开始在各村跑,到现在已经大半年,中间又经历了护村队被解散、乡绅对抗,胡振江成熟了很多。

当初在柳林推行条例时,谭良栋已经在柳林打好基础,推行条例顺其自然,人们也乐于接受吕梁营定的规矩。但到了下面的村子,农户们并没从吕梁营那里受过好处,对突然而来的条例并不是很买账,再加上乡绅的鼓动,出了那么大的事。

这次,新的条例下来,前三条条条关乎农户的切身利益,退回被强占的土地,减租减息,让农户切实的体会到条例的好处。然后在这两条的基础上,推行第三条,清查土地,清点人口,至于后续的建立护村队、在原先的村规民约上增加一些条例,更是水到渠成。

胡振江的做法,在后世有个专有的术语,叫作政策捆绑。

分地是件很繁琐的事,特别是在有了条例的情况下,不是那种一刀切的直接分,更加麻烦。

胡振江把自己带着的宣传队全部动员起来,从搜集到的那一堆黄吉犯的事里面挑选出被强占的地,找出苦主,让苦主去宣传队那里,把自己家的人口数、土地数都报出来,因为要做新的契书和鱼鳞册,被退回土地的人们很配合。

然后是黄吉所犯的命案,比如老乔家,胡振江给这些人家补偿了土地,同时也登记了这些人家的口数和土地数目。

黄吉一家占了下河村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退还被强占的土地和补偿受害人家的土地后,还留有不少土地。

这些留存的土地一半被拿出来当作护村队和吕梁营驻村的一班人的公田,另一半被分给下河村里完全没土地的村民。

分地之后需要确立新的契书和鱼鳞册,从法律上确定土地的归属,下河村的人们不敢瞒报家里的人口数和土地数,一旦少报了,到时鱼鳞册上没有画上,被人给占了哭到没地方哭去。

还有那些高利贷的欠条之类的,胡振江也直接一把火给烧了,引起了村民们阵阵叫好声。

分完地之后就是减租减息,其实在土地被分到人们手上后,农户们的负担直接就被减轻不少。以前人们交租子,除了交给官府的,还要交给地主,相当于交两份租子。

刨去了地主这一层,农户们直接把粮食交给吕梁营,本身也就相当于降低了地租。

谭良栋给胡振江定的租子是上等田收三成,下等田收两成,并借由这个机会在下等田推广土豆,土豆种可以免费提供。

明代收租有专门的税吏,在吕梁营起来后,各村的夏税秋粮就全部转交给吕梁营了,谭良栋在收取租子时,严格按照数量收取,以往税吏和粮官们收取粮食时所用的一些“淋尖踢斛”之类的手段全部被禁止。

老百姓们交粮时有很大一部分粮食,就是被税吏和粮官们通过“淋尖踢斛”之类的手段给贪墨,直接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胡振江所推广的减息正是要杜绝这样的陋习,人心是没有止境的,只会越贪越多。

分地和编户的工作异常繁杂,幸好胡振江带领的宣传队经过半年多的工作,认字算数已经入门,统计村民们的田亩数和人口数时不是很吃力。

由下河村开始的分地很快便传到整个吕梁,有吕梁营驻进的村子直接按照条例开始分地,清查土地和人口数,吕梁营暂时还没驻进去的村子,村民们自发的行动起来,把村中不得人心的地主们抓起来,交到吕梁营的手中,或者是孤立地主,然后等待分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