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可爱的中国剧组(1/2)
播音员妙儿走了。
走的时候给通讯员们开了一个培训告别会,把自己亲身体会写广播稿的经验,1234567传给了大家,同时很真诚地希望大家,多写正能量,多写一线工人的好人好事鼓干劲,希望大家在写作和文学的道路上勇敢前进啊!
并且悄悄的告诉大家,你们采访的对象很多很多,比如你们哑柴总就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别小看这个哑巴。
在外国曾有一个很有名的波哥利利,是1782年意大利的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在音乐史上久负盛名,被称为小提琴魔术师,他不但是哑巴,眼睛还有问题,还有很多的病,但是却照样成为闻名后世的演奏家,在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看大家很认真的听,就又透露说你们这个哑老总啊,可真不简单,他破过很多大案,当过县级的代公安局长,可以写作的体裁故事,那可不是咱们广播站能广播的聊的,,,
我真诚的希望你们为纺织厂的宣传事业作出贡献,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毫不客气的告诉大家,我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你们的哑总是我的小叔子。
这一石又激起了文学重重浪,纺织厂里文学热潮大涌,当天继哑谜会之后的文学协会正式成立,认真地向工会递交了申请,接受工会的领导和指导。
也就在这一天,传真机上,久没有动作的新加坡的总部,又传来了一段传真,这个文件是指明给柴总个人的,已经接任秘书工作的打字员,匆匆把传真交给了正在2号会议室听汇报,准备成立新部门的柴总。
原来是他在一个歌剧院里面玩,交往认识过的一个老艺术家,给他发来的传真,这个艺术家的儿子是一个写真纪实,拍纪录片的商人,他准备拍中国故事。
老艺术家就推荐了这认识的中国哑巴朋友,希望中国的哑巴朋友大力支持。
传真文件介绍了他儿子的工作,纪录片的要求和介绍,写真记录主要是配合工作,费用他们国外公司全程负担,播出后若有收获,还会给配合工作的人员发放稿酬,也可以附带广告有商业经济价值。
老艺术家怕哑巴看不明白,就把他们拍得上集的故事内容,总共一个18节的江省城镇一瞥:厂里做工三班倒,回家务农晚中早;说的是万里副总理表扬过的常城18公里的,一个乡小城镇建设非常迅速,过去的农村小镇,现在办了几十个的乡镇企业,开始有了高楼大厦,有20多座拱桥横穿,工商业非常发达,文化教育也不错。
万里同志曾经表扬过这个镇上6000工人,但是家住在农村,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是工人兼农民、农民兼工人,镇上的居民反而不到一千个人。
这上班的风景,
骑自行车摩托车,
他们热热闹闹地上班,
上班以后干什么,工作环境,
上班自己带着饭吃,小饭店里下馆子,
小河边上游泳抓鱼,两个工人在打架,三个工人在河里洗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