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三个月(1/2)
从一月十三日开始,整个瑟拉星的主旋律就是战斗,不断的战斗。这是一场已经持续了三个月的绞杀战。双方在一条隔了两个海洋后,沿赤道附近的陆地上投入自己所有的力量,进行的一场战斗。
一边是在战斗,一边杨杰却在拼命的发展。用战斗中的数据,更能说明发展的迅速。首先是在空军上,经过三个月的发展,即便是在与虫族的战斗中损失很大,但蜂巢的战机联队还是扩充到了二十个,对陆攻击机的联队也达到了八个。
由于晋级四星级军事科技,在空中和陆地力量上边追上了虫后,所以战斗打得没有原来那么辛苦,所有的军工企业都再次的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蜂巢战机与对地攻击机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四星级的登陆舰与运输舰,却比一星级的时候要大了不少。四星级的登陆舰与运输舰都到达了九十八米,比一星级时候的六十八米增加了三十米,运载能力取得了极大的增加。
而在陆战队的建设上,在不断补充战损的情况下,陆战旅的数量达到了两百八十五个,三百多万人。
北岭高原与奥伯高原陆续完成了建设。现在杨杰开始在空军与陆战部队的掩护下,对戈壁中的空城进行占领。整个空城占领完毕,可以增加七百多万人口。而同时,从胡克走廊往麦昆格拉洋北岸延伸出来普拉亚草原和比伦西洋北岸的莫得罗半岛,也开始进入杨杰的建设计划之中,根据计划,普拉亚草原将建设三个城市,预计可以容纳六百万人口。而莫得罗半岛则与奥伯半岛相当,可以容纳人口一千七百万。空前的发展给了杨杰一定胜利的决心。
随着人口增加,各个城市也开始了资源的整合。比如为空军生产战机的三个集团,就各自建设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泛大陆联合制造集团在坎纳平原的坎丁设立了自己的大型生产基地,光是这个基地,就可以月产蜂巢攻击机一千两百架,而西姆卢航空工业集团自然将基地建立在西姆卢,这个基地每月可以生产蜂巢攻击机九百架。大洋航空工业集团,总部和最主要的生产基地设立在雷顿岛上,不过由于地理原因,同时也扩建了庞勒与霍普吉斯的攻击机生产线,这三处加起来,可以每月生产蜂鸟攻击机一千架。
同时,在新装备的招标完成后,几家装备生产厂商都迅速的对部分机甲的生产线进行了改装,同时也新增加了部分的生产线。陆战队中的机甲正在逐渐的换装过程中。三个月的时间,两百八十五个陆战旅,已经有接近一半的陆战旅换装完毕,并且开始进行对新装备的适应训练。
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伊瓦诺准将的特勤部队。是的,伊瓦诺已经晋升准将了。现在伊瓦诺手下的特勤部队已经达到了三个旅。杨杰为了这三个特勤旅,可是花费了许多的心思,首先将特勤部队专门的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军种,特勤部队拥有自己独立的后勤,运输保障单位,不再与陆战队使用同一作战保障体系。同时,特勤部队摒除了陆战队中还在使用的旧式机甲与坦克。全部装备了m01机甲蜘蛛机甲与m02全能战士机甲和ma01巨蛛支援火力机甲。而在单兵装备方面,杨杰专门为特勤部队进行了一个小型招标会,研制一批特种作战需要的装备,最后形成了01式特种作战系统。包括与陆战队通用的枪械,补给,防护等多个子系统,而最大的改进,就是在这套单兵系统中,拥有一套推进系统,让特勤队的士兵拥有了短暂飞行的能力。如果持续的飞行,这套系统仅能达到一百公里左右,但是这个推进系统是用来在行进和战斗中快速突破障碍的,所以已经足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