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春风得意回洪江(2/2)
石文义是个武人,当然功夫跟张永比,还是相去甚远。他被张永这么一压,大气也不敢喘了。他脑筋本就不是很活泛的,不然刘瑾也不会让他和张采两人共领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为的就是让两人一文一武有所帮衬。
却没想到,此刻被张永钻了空子,如果是张采,此刻恐怕会以各种理由搪塞张永,毕竟皇上的密旨上也没有要锦衣卫名册这一项,拖到刘瑾一来,就万事大吉了,刘瑾给不给张永名册那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石文义面有难色,摇头晃脑,眼神四处逡巡想找个师爷问问,可偏也凑巧,身边连一个人都没有。他本就是一个莽汉,若不是关系够硬,也不可能被刘瑾提拔,不过此时这脑筋却是真不够用了。
石文义知道这东西不能随便给人,尤其是不能给刘瑾的对头张永,可是搜肠刮肚却实在找不到一个理由搪塞。只见他本来就黑灿灿的大脸涨的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
“怎么?你想抗旨不遵?”张永用内力冷哼一声,再次施压。
石文义终于扛不住了,武者等级的威压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好,必须给。”石文义如同一个傀儡般笨拙的,走到自己书房,用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一个暗门,再次做了一次思想斗争后,无奈叹气道:“您都要哪几个省的?”
张永也不想事情做绝,能把全国的都要来最好,不过那样恐怕皇上那里交代不过去,也给了刘瑾弹劾自己的理由,沿海的直隶、北平的名册他自然也不敢要。便点头道:“我只要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的便可。”
石文义拿着名册,小声说道:“这原本不好给您吧,要不我找人抄录一下您需要的,再给您送过去?”
张永此时生怕再有变动,大手一挥道:“不用,我要的也不多,我就在这里抄录一下便可!”说着也不管石文义,便大步拿过名册,走到书桌后研墨,疾书起来,不消片刻便已经完成,待最后一点墨迹风干,张永将抄录的名册揣好,道了一句告辞,也不管石文义,扬长而去。
刚出石府大门,一名小旗疾走而来,却正是来传刘瑾消息的,石文义听得小旗报告,不禁瘫坐在椅上,无力道:“怎么不早说!”
石文义心中有多懊恼,暂且不说,再说张永回到宫中,先将自己负责的一些事务和他人交接了一番,嘱咐了自己的亲信在自己不再的时候一定要韬光养晦,万万不可和刘瑾发生正面冲突,而后便来到乾清宫和正德正式辞行。
正德勉励了张永一番,张永看着算自己半个徒弟的正德那似笑非笑的眼神,越发觉得皇上的深不可测,心中一凛,下跪道:“臣这番远行,不知几年才能回来,皇上您一定要多多保重啊!”
正德哼了一声道:“知道啦,朕知道该怎么做,你放心吧!在外面有什么消息及时传信过来,我也想早点知道你们能搞出什么名堂来!去吧,别耽搁了!”
宫里的事料理妥当,张永也不敢怠慢,早早的来到客栈和杨本泽等人相见。对于张永这么一个地位高、武功高的人,杨本泽等人自然不敢怠慢,尤其是杨本泽,知道在历史上张永此人乃是大忠臣,在将来铲除刘瑾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杨本泽行礼道:“以后就有劳张大人了,我等都年轻,很多事情都不知轻重,还望张大人多多指点!”
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张永心里怨恨杨本泽这几人的出现,让自己离开了正德,不过事已至此,不可更改。万一办好了这项差事,自己的收获恐怕是巨大的,名望便可压刘瑾一头,也许还能追上郑三宝也犹未可知。
想到这里,张永也笑笑回礼道:“大家都客气了,从今天起我们都是为皇上办事,一定要同心同德,精诚合作啊!我张永没有别的毛病,就一个‘忠’字,只要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明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众人连声称是,张永又道:“杨兄弟,我们下一步该去哪里,干点什么呢?”
杨本泽沉声道:“我们几人也都没有出海的经验,对海上事务并不甚了解,可惜的是海图也被刘大夏刘大人烧了,而且皇上也不想我们在京城闹出太大的动静,我们在这里呆着也是无意。所以这第一步吗,我想就是回洪江,找到正义的曾祖父询问一下出海的事宜,再把宝船借到,招募水手等等便可一步步实施了!”。
张永问道:“正义的曾祖父是谁?”
孙正义道:“曾祖讳上元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