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流氓来袭(1/2)
孩子们观摩舅舅和郑董制作的沙盘足足用了两个小时。
我走进小礼堂的时候,舅妈和婶子正在给孩子们发送礼品。
礼品很别致,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枚徽章,一个近似一元硬币大小的徽章。徽章上印刻着“望田”俩字,围绕着“望田”俩字的是半圈英文字母,也是望田的意思。
徽章送给孩子们留作纪念。孩子们柔嫩的小手,都在忙乎着把徽章别在胸前。
关娜给孩子们买的红、蓝、白、绿、粉、黄的背心,左胸上佩戴上舅妈和婶子制作的徽章,显得更加时尚和靓丽。
第二件礼品,每个孩子得到了一个房屋模型。这些模型都是之前淘汰下来的,也算不上是废品。只是不适合摆放在沙盘上。
原想没用了,准备以后逐步处理。是杨文洁提出了要求,她问舅舅那些废弃的房屋模型能不能送给她一个?舅舅当然同意。
杨文洁的要求得到了其他小孩的争相效仿,孩子们嚷嚷着他们都想得到这样的礼品。
舅妈和婶子赶忙把工作室里堆放的一些房屋模型也都擦拭干净,拿到沙盘近前,数了数正好十五个,孩子们一人一个。
第三件礼品是孩子们到北京后,我给孩子们拍的所有照片以及舅妈和婶子给孩子们下载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的图片。孩子们接到礼物个个爱不释手。
第四件礼品是舅妈和婶子给孩子们每人买了一个类似旅行包的书包。目的是让孩子们把他们的旧衣服和旧鞋用旅行包装回去。
村子里没有商店,舅妈和婶子托艾静在北京买的。我领着孩子们游玩,艾静抽空去买的。这事我还真的不知道。
第五件礼物是我托艾静购买的那些光盘,送给孩子们,让鑫药和雨欣代收。鑫药早已经把那些光盘珍藏好了,那些光盘将是孩子们回到大山后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明天,孩子们即将踏上开往贵州遵义的火车。这些孩子究竟能有几个是舅舅和郑董希望的人才,现在还不好说,得等到孩子们回到郑董的东、西厢房,把作文写好了,才能看的出他们的心向往何方。
杨文洁在舅舅和郑董的心目中已经是望田公司的第一个学员了。不过现在还没有必要签订合同。等两年后,村子建好了,学校正式成立了,杨文洁会跟其他各省的优秀儿童一起来到这个小村庄进行系统周密地学习。他们将是未来大山旧貌换新颜的希望。
告别了小礼堂,鑫药和雨欣领着孩子们回到郑董家的东、西厢房写作文,我们这些大人回到舅舅家的小院静候佳音,希望孩子们能写出他们心中的向往。
在舅舅家的小院里,我看到艾静和裴师傅亲密地说着什么,感觉他们还真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情深父女。
舅妈和婶子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唉声叹气。舅舅问她们怎么了,舅妈说明天孩子们就要走了,想想心里就不是滋味。
舅舅安慰舅妈和婶子,说过几天就会有一帮安徽的小孩来村子里做客。舅妈和婶子仍是唉声叹气,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真要分手了,心就像被人抽走了一样难受。
我觉得舅妈和婶子这才是正常人的情感。老爸和老妈要是真离婚了,他们会思念对方吗?我想可能性不大,他们想得最多的是他们在这场离婚纠纷中到底谁是受益者。
“夏焱,我听你郑叔说,你爸和你妈都搬到你北京的别墅去住了?”舅舅问我。
我表情尴尬地回答:“嗯。”
“明天,送完孩子们,我和你郑叔,还有你舅妈和婶子准备去别墅看看你爸。他苏醒后,我还一直没有去看他。”
我想告诉舅舅,老爸和老妈正在闹离婚,想想算了。老爸和老妈闹了一辈子离婚,到现在还凑合着过着,就算我说了,舅舅也会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舅舅压根儿就不相信我爸妈会离婚。在村子里的时候,他们就曾经当着姥姥姥爷和舅舅的面闹过无数次离婚。那个时候除了我当真,吓得哇哇大哭,姥姥姥爷和舅舅连劝他们一句都懒得劝。
“夏焱,明天去别墅,我准备把村子里这套老房子的房款给你妈带去。”郑董说。
我劝郑董:“郑叔,我妈那是贪得无厌。您别当真。”
“夏焱,就让你郑叔把钱给你妈吧。”舅舅说,“你爸这病将来肯定还要花很多钱。”
“我爸的医药费,丽娟都给垫付了。”我说这话,感觉很没面子,什么事都是王丽娟花钱。
“你和丽娟的事现在怎么样了?”舅舅问。
我敷衍:“丽娟出差了。我爸妈住进别墅,有他们看着,想离婚还得等一段时间。”
“能不离尽量别离。那个关娜,你尽朋友的义务多帮帮她,但感情上还是疏远点为好。”舅舅以一个长辈的姿态在给我上课。
“夏焱,我听你舅舅说了你和你媳妇的事了。”舅妈插话,“你们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怎么会闹到离婚的地步?”
“他们俩本来就不是一路人。”郑董说,“那个林总是面儿上的人,夏焱和她在一起生活,肯定很憋屈。我在这方面有生活体验。跟一个虚荣心特别强的人过日子,要多累有多累。”
我不想拿我的婚姻当做大家的谈资,尽管这些人都是我所敬重的人。
婚姻不是周围的亲朋好友劝一劝就能美满的,婚姻完全是个人感受。我喜欢关娜,也说不出为什么?就是喜欢。关娜也曾经虚荣过,哪个女孩没有虚荣过?
舅妈和婶子例外,她们从小无父无母,她们不知道来自于父母给儿女们的压力是多么地强大。父母以爱的名义强行干涉儿女婚姻的自由,这些年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早先的女孩子处对象交男朋友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人品。
现在钱已经主宰了一切,人们的拜金成风需要文化人用他们的作品来纠正老百姓的错误观念。可就连那些安贫乐道诲人不倦的文化人都开始为金钱而奋斗了,每写一部小说之前想的是如何讨好读者,怎么迎合读者的心态,这样他的小说才有可能成功。
而成功的标准就是拥有多少粉丝,获得多少收益。教化读者,关注人性,抨击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这类写法等于自寻死路,写出的东西根本没人看,
没人看就挣不到钱,挣不到钱就说明没有成功,一个失败者哪儿还有什么资格谈人性和教化别人?
婶子听到郑董的话,颇为感慨地说:“现在台湾人看大陆很多女孩特别虚荣有点不理解,毕竟大陆是……”
婶子的话刚刚说到一半,裴师傅的儿子带着几个地痞冲进了小院。
裴师傅吓得够呛,哆哆嗦嗦地质问儿子:“宝儿,你这是要干什么?”
“干什么?我白让那个臭婊子羞辱了?要么赔钱,要么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宝儿,爸爸求求你,别闹腾了。爸爸赔你钱,你先领着他们回去吧。”
“回去可以,让那个臭婊子给我磕头认个错。然后,您跟我们一起回去。”裴师傅的儿子晃悠着脑袋,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艾静从嘴角挤出一丝冷笑,看样子她根本没有把这几个人放在眼里。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万一这几个人当中有手脚利索的呢?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郑董掏出手机拨号。一个地痞恫吓郑董:“你干什么?小心我废了你。”
“我报警,你废了我,警察正好抓你。”郑董很幽默,电话拨通,“您好,我们这儿来了几个入室抢劫的,希望你们赶快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