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爱的比较(1/2)
艾静和雨欣回到舅舅家的小院的时候,我们大家正守在餐桌旁热烈讨论如何修建村子连接长城脚下的滑道。
起因是舅舅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夏焱,孩子们这次来北京,你领着他们在前门坐叮当车了?”
我看了一眼鑫药。鑫药赶忙表白:“我没有跟舅舅说,是孩子们的作文,有一多半孩子都在作文里提到了在前门坐上了叮当车。”
“舅,您不会是认为我领孩子们坐叮当车也成了奢侈了吧?”我试探着问舅舅。
舅舅笑了:“二十块钱,坐五分钟,也够奢侈了。但我现在不是想说这些,这件事让我产生了灵感,等将来村子建成了,怎么吸引长城脚下那些游客来村子里参观和消费。”
“二建东,你不会是想从村子到长城脚下不修公路,改修能跑叮当车的铁路吧?”郑董问舅舅。
“原想准备从村子到长城脚下修建一条公路,村子里提供免费接驳车。而滑道修在村子里,短距离的。现在想想,那么做造价太高。我们能不能也搞点新花样,像慕田峪长城那样修建一条超长的滑道,从长城脚下一直通到村子里。“舅舅煞有介事地说。
“那么做能吸引到游客吗?”郑董问。
“在前门坐叮当车,五分钟二十块钱都有人坐,我们修建的滑道,从长城脚下到到村子里至少需要十分钟,
而且还是快速滑行。慕田峪长城的滑道好像是坐一次八十块钱,我们不收那么多的钱,只收八分之一,坐一次十块钱。你们说,这样还吸引不到游客?“
我对舅舅的提议心存疑虑:”舅,听说滑道很危险,出了好几次事故了。“
“夏焱提醒的对,我们修建的滑道安全要放在第一位。”舅舅满怀信心地说,“均速是避免滑道出事故的法宝。也就是说我们修建的滑道,不能像小汽车那样想开多少迈就开多少迈。每辆滑车的迈速是固定的,每隔一分钟发一辆车,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匀速,游客就不会感受到刺激了。”我继续提出异议。
“我们的目的是把游客吸引到村子里来,而不是让游客寻找刺激。我相信大部分游客,为了生命安全,也不会特别的非要追求什么刺激感。”舅舅解释着。
艾静进院后把火车票的退款交到郑董手里,之后邀请雨欣一起加入我们的聊天队伍。雨欣因为惦记着孩子们,婉言谢绝了。
雨欣准备回到郑董家的小院,督促孩子们早早点睡觉,因为明天早晨七点十分的火车,六点半就必须感到北京西站,五点十分必须起床,雨欣担心孩子们玩的高兴耽误睡觉。
雨欣走后,我们大家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谈论。
“来村子,游客乘坐滑道,离开村子,准备给游客设计什么交通工具?”郑董问舅舅。
舅舅想了想:“最理想的是模仿浙江安吉鲁家村搞一个观光小火车。设计成托马斯式的火车头。可我最近观察从咱们这儿到长城脚下的地形,很难达到这一愿望。除非不回到长城脚下,而是回到880和919公交站点。……我觉得这个事还得从长计议。“
“舅,郑叔,你们刚才一直都在研究滑道?”艾静插话,“要是村子和长城脚下用滑道连接,肯定能吸引特别特别多的游客。”
“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过这都是后话,目前最要紧的还是村子的建设。”舅舅说,“二建东,你和你说的那个建筑公司联系好了没有?”
“联系好了,明天下午他们就来村子实地考察。他们之前主要是在城市建筑楼房,设备也都是为建楼房购买的。建平房,而且还是花样翻新的平房,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他说他会派遣技术力量最优秀的团队,参与咱们村子的建设。”郑董信心满满地说。
在我的印象中,农村的房屋建设,一向都是村民们自己买来砖瓦,自己搭建。启用荣光集团下属的建筑公司,参与村子的建设,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明天下午,建筑公司的人进驻村子,艾静和云鹏去火车站,就没法送他们了。”郑董很是关心下属。
我自告奋勇:“明天下午我抽空过来,我去送他们。”
“夏哥,不用这么麻烦。我和云鹏坐s2火车到黄土店,再倒地铁去火车站。你们忙你们的。就是回来的时候,谁去接孩子们?”艾静想得很全面。
舅舅替他们安排着:“这么吧,明天艾静开着中巴车送完孩子们就把中巴车停在西站的停车场。艾静和云鹏就不要回村子了,在北京给云鹏的父母买点礼物,下午直接去北京站。你们从安徽回来的时候,火车到达北京西站,艾静和云鹏正好直接领着孩子们在北京游玩。”
“二建东,这主意不错。省得艾静和云鹏明天两头跑了。”郑董说。
我感觉郑董和舅舅在一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二建东,这主意不错。”
“明天上午,送完孩子们,咱们大家去二建东之前的别墅转转。”舅舅半开玩笑地说,“云鹏,艾静,你们两个要不要一起去?”
“舅,我们就不去了。夏哥结婚的时候我去过。明天,我想跟云鹏好好逛逛街。”
我呆望着艾静和云鹏这对小夫妻,自从他们结婚后,忙得连街都顾不上逛。可他们俩的生活的确既充实又快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