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安全保障(1/2)
又是一次彻夜长谈。
已经是深夜十一点钟了,大家毫无困意。
舅妈担心大家聊得口干舌燥,给大家用托盘端来切好的西瓜。我们一边吃着西瓜,一边继续热烈地讨论着。
孩子们写的作文成为我们讨论的中心话题。
舅舅和郑董已经把孩子们的作文全部阅读完毕,鑫药和云鹏也都阅读了大部分作文。只有我,读完姚圣保的作文就开溜了。
我不是不喜欢看孩子们写的作文,我是想晚上回到郑董家的西厢房,躺在被窝里慢慢地品读。
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杨文洁和耿正扬的作文写得最好,代小童的作文寡淡无味,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平淡无奇,要说最不好的作文,当属姚圣保的作文最臭。
孩子们的作文,我只拜读了姚圣保写的。我认为姚圣保的作文只是字迹潦草,语法不通,错字连篇,但内容还是可取的。
最起码姚圣保的作文告诉了大家,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作文中,他希望他的家乡也有双层公交车和地铁,能够让那些家离学校远的孩子,减少走十几里山路的辛苦。
鑫药听到我的异议,反驳我:“夏总,您不了解姚圣保,他善良?他要是善良,这次我们来北京参观和游玩,他就不会鼓动他爸爸给学校施加压力了。”
“怎么回事?”我明知故问。
鑫药曾跟我说过,这次来北京游玩,姚圣保不够条件。迫于姚圣保父亲是镇长的压力,鑫药只能妥协。
“我们这次选出来北京游玩的孩子,全是从五年级三个班中挑选出品学兼优的孩子。姚圣保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只能排下中等,在全年纪连前一百名都排不到。“
艾静没等鑫药把话说完,插话道:“为什么只挑选五年级的孩子?六年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参加这次活动?”
“六年级的孩子,开学后就去中学上初一了,再也不需要我们来管束他们了。我担心他们到了北京不听话,我和雨欣拿他们没办法。五年级的孩子不同,开学后还要在小学读一年。他们知道在北京太调皮,回到学校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鑫药的解释显然没有让艾静满意,艾静想不出孩子们在淘气还能淘到哪儿去?
舅舅和郑董欣赏地看着鑫药,郑董夸赞:“鑫药,没想到你想的这么周全。”
“想的再好,也架不住有人捣乱。姚圣保的父亲,就因为姚圣保没有资格参加这次游玩,把校长叫去,责令校长写保证书,倘若孩子们出事,学校负全责。”
“孩子们能出什么事?”艾静继续插言,“火车上有警察,下了车,我们早在车站等着了,能出什么事?“
云鹏想阻止艾静没完没了地插话,但见艾静的高兴劲,也不忍心数落自己的老婆了。
“校长回到学校,把我叫去,决定取消这次出行。我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求助姚圣保,让他回去跟他爸爸谈。姚圣保的条件是让他参加他才去求他爸爸。”
“这成什么事儿了?当官也不能什么都管吧?”艾静说。
“其他没有选上的孩子知道姚圣保也参加这次出行,纷纷找我评理,我能说什么?能告诉他们想去就得有一个当镇长的爸爸?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们说。夏总说姚圣保善良,善良他就不会捣乱。本来学校搞个活动镇长懒得操心,就因为姚圣保回家跟他爸爸起腻,他爸爸才把校长叫去。写保证书?后来同意姚圣保来了,什么都不用写了。“
鑫药说了半天,似乎没有切入主题。
我说:“姚圣保捣乱不假,那是因为他也想来北京。让他来不就得了,也不影响什么。我是说他作文中体现了他善良的一面。”
“夏总,他捣乱,就会让我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同学们就会认为我做事情不公平。至于他写的作文,完全继承了他爸爸的传统,说话,办事,写文章全都是跟着套路走。姚圣保的爸爸写的报告可精彩了,我都快被那些报告感动哭了。可他做的事情跟他的报告完全是两码事。”
“夏焱,有些人就是这样。”郑董对我说,“说话、办事、写文章都是跟着套路走,而不是跟着心走。我在荣光集团的时候,公司评选优秀员工,候选人得写一份自我评价。有一次,我闲着没事儿,看了看那些人写的自我评价。写的真好,文笔流畅,立意深刻,读前几篇的时候我都有点感动了。可看到最后,发现这些人写的自我评价大同小异,是按照一个模式写出来的。根本不是他们内心对自己的评价。”
“这就是当代的八股文。”舅舅说,“这事咱们不讨论了。鑫药,你刚才说镇长以担心孩子们的安全为由,阻拦你们这次出行,倒是提醒了我。”
“二建东,你想到了什么?”郑董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