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无事生非(1/2)
老妈和同事关系恶化是有原因的。
当老妈把婚礼礼金拿回延庆兴奋地数钱的时候,老爸听老妈嘟囔了一句:“一人随了三百块也好意思去吃酒席?”
“谁随了三百?”老爸问。
老妈轻蔑地说:“我们单位那几个穷鬼。”
第二天,我和王丽娟回延庆,老爸聊天的时候对我说了老妈对同事的不满。
我能猜出老妈对她同事不满的原因。倘若她的同事也能多随点,那么礼金的总额就会冲破八十二万的大关。
别人都是几千几千地随礼,突然冒出两个只随三百的,而这两个扯礼金总额后退的人竟然还是她的同事,老妈亲自邀请的,这怎么能不让老妈心情郁闷?
老妈背地里拿话没完没了地腌臜人家。我不明白老妈为什么要腌臜人家?
人家随的少,等她们儿女结婚的时候也少随点不就完了。干嘛要腌臜人家?
为此我曾叮嘱过老妈,这些话千万别对外人说。可老妈还是说了。
不然今天那几个老妈的同事对我怎么会是那个态度?
当然,老妈肯定不敢当着同事的面腌臜人家,一定是跟其他人显摆的时候,嘴没把住门,无意中说出去的。
“要不是小张和小邓一人才给了三百,礼金的总额会更多。”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话很快传到了小张和小邓的耳朵里。
其实小张和小邓跟老妈平时不怎么熟。我的婚礼老妈和老爸一样,几乎是逮谁叫谁。
说良心话,小张和小邓掏三百去坐席,人家都老大不情愿。三百块钱,去超市能买几大袋子食品。
去坐席,乱糟糟的一片,头都大了。舞台上,新娘新郎磨磨唧唧地表演了老半天,最后才上菜,等菜上齐,还没等怎么吃呢,婚宴就结束了。
老妈不会去体谅同事的心情,她只要自己高兴就行。
其实老妈对金钱的痴迷,已经忘记了钱的实际作用。
钱就是取代了远古的时候人们以物换物的繁琐和不方便。
有了钱,打铁的不再用打出的农具换粮食,砍柴的不用砍来的木柴换布料做衣服,钱取代了这些繁琐的程序。
而老妈现在眼里的钱,已经不是单单地满足她生活所需,数钱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多点出一张大团结就能多出一份快乐。
对老妈而言,她与同事之间的情感是靠金钱维系的。随礼随的多的,她认为人家瞧得起她,随的少的,她认为人家没把她放进眼里。她从不考虑人家的经济状况。
就像老爸邀请的那位同事,老婆得了脑溢血,家里负债累累,老爸还叫人家,结果一千元礼金还是借的。
结婚无非是两个成年异性,为了繁衍生命,生活在了一起。怎么现在的人把结婚搞得这么复杂?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医院的大门前,迎面正碰倒了老爸的那个同事,我心里一直管他叫老烟民。
老烟民提着大包小包,像是准备携家属出院的样子。
我问老烟民:“叔,婶子准备出院了?”
“已经出院了,回家慢慢养。”
“这会儿谁在家照顾婶子?”
“我儿子,我来医院拿点落下的东西。”老烟民说完,诧异地问,“夏焱,你爸不是出院了吗?你怎么会来医院?”
我对老烟民说:“我来看看我大姨。”
“哎呀,现在像你这么有情有义的孩子不多了。你大姨现在天天在医院骂你爸妈。谁都拦不住。除了睡觉的时候不骂,只要一睁眼就开骂。”
“是不是我大姨仍固执地认为,我姨夫被抓是我爸举报的?”我问老烟民。
“不是你大姨这么认为,很多人都这么认为。这事得怪你妈。”
怪我妈?我妈怎么会卷进老爸和姨夫的是非之中?
“本来你大姨的话信的人不多,你妈那次在医院附近跟人吵架,聚了很多人看热闹,你妈说漏嘴了。“
“我妈还跟人吵架?”
我估计就是孩子们刚来那天,我领孩子们准备进故宫,接到老妈电话的那次吵架。
“那天的事绝对不愿对方。我当时就在你妈身边跟你妈说话。你妈那人架子挺大,对我待答不理的。我也是看在你的面子,想对她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话。没想到你妈并不领情,对我说她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老烟民说话跑题了。但我理解老烟民是向我表功。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我送给老烟民的那两千块钱,给老烟民造成了精神上的负担。不帮我们家做点事浑身不自在。
老妈的态度我也能理解。
自从我和王丽娟结婚以后,老妈就不喜欢跟穷人打交道了。总担心那些穷人有事没事跟她借钱。老烟民跟老妈不熟,主动搭讪,老妈肯定警惕性极高。
“叔,我妈最近让我爸的事闹得有点六神无主,您别介意。”我安慰老烟民,紧接着我问老烟民,“吵架是怎么回事?”
“我正跟你妈说着话,一条狗蹿到了她脚底下,你妈想都没想,照着那条狗踢了一脚。狗的主人上前评理,你妈说那条狗咬她了,还让我做伪证。我受过你的恩,只能帮她做伪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