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祖业(2/2)
大军却说,他爹是那种守规矩的,不是我想的那样,还说什么祖上就是曹孟德点了名的摸金校尉,他家也就这点本事别的啥也干不成。
有可能是同病相怜,他这种成分比我可够呛多了,小的时候不懂他家里的事,长大了就经常刺激他,说他爹是,屎壳郎抗枪硬装大尾巴狼,他不服还跟我干了一架。
咱这拜过师学过艺的,两下就给整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他就赶紧求饶,自此之后不管我怎么骂,大军也只有听着的份,不敢有一丝造次。
他也就是对我这样,除此之外没一个能看到眼里,没说几句话敢不顺眼,抄家伙就上,跟他爹那臭脾气如出一辙。
还别说,跟着他爹还学了两下子,倒还没吃过亏,都只有他动手的份,完事了还天天跟我絮叨,他爹如何的厉害今天碰上了孤魂野鬼明天又挖出来颗唐代的夜明珠,在我看来都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听听也就过去了。
我要是不搭理他,就跑到葡萄跟前啰里啰嗦的贫上一阵子,葡萄高兴了就对上几句,不高兴了就让我出头修理他。
背地里我还经常教育大军,你说人葡萄一大姑娘家的哪能听懂你这些狗屁话,还有也不看看人家的身份,你们老冯家掰着指头数,连脚指头都算上也挨不着人边,这得亏是新中国要在旧社会非把你给拉出去喂狼拖出去喂狗。
葡萄家祖上在我们那可是书香门第,抗战时候一大家子弃笔从戎,全都投奔到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积极参加战地宣传工作,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家的一份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葡萄的父母继承了祖辈的遗志,响应国家号召到新疆支援建设,葡萄就由她二舅一手带大。
葡萄的二舅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尤其喜欢钻研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我两家离得不远,也经常带着葡萄到家里跟老爷子切磋一些观点。
现在想起来这些都跟做梦一样,从下乡被分到了二龙公社的三潭村,到如今已快有四个年头了,在这期间对生活这俩字又有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更能静下心来,研读老楚家的九方初略……
我抬起眼皮子,感觉被东西硌到了,大军又往我跟前翻了过来,发出的呼噜声吵吵的让我踹了他一脚,这虽说是能容下五六人的通铺,却被他翻来覆去挤到边上。
听老乡说以前的知青都返城了,才轮到我们这么好的待遇,否则必然是要人满为患。
这二龙公社有座五垛山,据说在古代就是山川秀丽之地,现今看来,也的确名不虚传!
说起来,五垛山的历史要追溯的非常久远,相传唐朝时候,有个当时著名的道士吴筠,在此曾创建吴筠观。
明朝皇帝朱允文也曾到此避过劫难,劫难过后朱允文飞天升仙,后人为朱允文建了一座祖师庙,并相传名号为“真武大帝”。
祖师庙雄踞于五垛山主峰圣垛之上,四周云雾茫茫,扑朔迷离,恍若仙境一般。
五垛山,在民间有“北顶”之称,位于伏牛山脉深处,与武当山的“南顶”遥相呼应。
这会儿是深秋的季节,即便在是在三潭村周围的山脉也透着大自然赋予的美,秋凉的时候会使人多想,天马行空的想,这竟成了我躺了半宿依然无法入睡的原由……
院子里的狗吠了几声,身边的大军睡的那叫一个香啊,嘴里还胡里吧唧的叨咕着什么。
我瞅了他一眼,从包里把九宺拿了出来……
我把九宺放在身上,翻着老爷子下乡时候塞给我的九方初略一边看一边琢磨,又想着以前的那些事,慢慢的意识变得模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