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水库(1/2)
老三说的是赵湾水库,早些时候,赵河是镇平县的一条主河流,赵河的地理环境特殊,河流较大,河床又浅,一遇暴雨便会河水猛涨泛滥成灾,住在两岸的老乡们深受其害。
新中国成立后,县里通过考察论证,决定兴建赵湾水库,当时场面壮观每天都几万人参与水库的建设,可谓是民心所向……
“东子,带你那宝贝么?”
刚想到这,老三冷不丁神秘兮兮的撂出这么一句,打断了我的思路。
“带了,进山必带!”说着拍了拍背包,心想这不带着九宺的话,万一遇上点啥事可咋办,但又不知道他这么问,究竟是何用意。
“那就好,一会儿跟我去个地方,用你那宝贝看看。”还没等我发问,嘴皮子还没动呢,老三就从兜里掏出一个姜黄色石块递给我。
我有些疑惑的接过石块仔细打量,手上这个说叫石块但又不像,通体圆润质感还非常的细腻感觉有点不一般。
刚拿到手还有一丝冰凉,我用手指用力去搓着反而又很光滑,如果没猜错这应该是块玉石。
我抬头狐疑的望着老三,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东西,哪儿来的?”
只见他淡淡的瞅着石块,压低了嗓子伸着手给我比划了起来,动作还极不协调。
“刚才开河爆破的时候,有一处地陷,我就跑过去查看,没成想发现一条暗河,这石头就是从河里捡的!”
原来如此,看来这山里估计会有宝贝,就继续试探道:“这是玉石吧?摸着感觉都不一样!”
我盯着他问了一句,老三迟疑的点了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山里的环境打小我都熟,塌陷的地方别人都没注意到,我是为了避开爆破无意中发现的。这还真像个玉石,正准备回去找你商量,谁曾想在这竟然遇上了……”
听他这么说,我便产生了些兴趣,正好待会叫上大军跟葡萄一起去。
我直了下腰说道:“葡萄和大军都还在后面等着,咱先回去叫上!”
老三先是一怔,然后又笑道:“咋地?还有大部队呢,哈哈……那正好,一起去瞅瞅!”
我俩顺着山路一边唠着,一边原路返回。
深秋的伏牛山有一种别样的美,树木交叠鸟鸣风咧,不时地还会从远处传来几声犬吠,俨然一副秀美的画卷……
“东子哥……!三哥也在啊!”
葡萄在不远处,冲我俩打了个招呼。
老三抬头一看,脸上浮现一丝笑容,用力挥了挥手,卯足了劲儿喊了起来。
“呵!葡萄!我来瞅瞅,这感情有能耐的都在这儿了!”
“三哥!可别这么说,我们跟您这比,还差的远呢!”大军在边上笑着插了一句。
稍作商议后,大军一听说有玉石立马就来了劲,还说指不定有什么大墓正好能去探探,我说探你个鸟啊,就你那两下子进的去出的来么,整天雷声大雨点小,净在这瞎嚷嚷。
我怼了大军几句,但考虑到老三说的地方不太远,便决定一起去探个究竟。
顺着山路,老三一边带着道,一边警觉地查看着四周,毕竟林子里也会有野兽出没,老三对山里熟这个重担自然就落到了他身上。
大军在路上给乐的合不拢嘴,又说起冯大麻子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说冯大麻子有一年冬天在南山采了个点,半夜自个拿着洛阳铲跑那挖了盗洞,又用旋风铲开了洞口下到里边。
墓穴不大像是唐代的,冯大麻子点了根蜡烛,天有点冷冯大麻子就顺了口酒骂道:“他妈了个巴子的,大冷天的还要赔上壶酒,今天老子非要搞点带响的才行。”
骂完用探阴爪去开石隼,唐代古墓几乎多为石棺,鼓捣了大半天算是开的差不多,拐回头去拿绳套,把蜡烛也拿了过来,却站那愣住了。
“他妈了巴子的,老子没喝多啊,刚才不是开了么?”冯大麻子一头雾水,自己明明已经打开了一多半这会却是好好的,只能重新再开。
要说这冯大麻子的确艺高人胆大,第二次又是这情况,放到旁人身上撒丫子就窜了,他到好在那杠上了,正值隆冬腊月冷的又喝了几口,骂骂咧咧继续鼓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