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前):天地之初(1/2)
在漫无边际的绚丽宇宙中,星辰无数,如同黑玉盘上的七彩珍珠,墨影珠连,其形可成玉壁,可成巨龙,可成猛虎,亦可成万物。
一处看似漩涡旋转的星辰之中,有一方珠连形若阴阳鱼的小星辰系。其中四颗颜色不一的星体分别围绕着两颗巨大的一黑一白星体,在这两颗黑白星体中有一颗五彩斑斓的星体静止着。
两颗黑白星体相对而立,在同一平面里环绕着那颗五彩斑斓的小星体,而外围四颗星体分别环绕着两颗黑白星体,保持着与那五彩斑斓星体的距离不变。从远看,这个阴阳鱼星系里四颗铅球绕着两个篮球,两颗黑白篮球绕着一个五彩乒乓球。
七颗星体运动到同一平面有着一定周期,每次发生时,周围星域的星辰之力都会被吸入到七颗星体的星域中,然后被外围游离环绕状态下的四星构成的球体面锁在内外的星域中。外围的四个星体在同一平面时,也会吸收周围星域的力量,不过收益却是连七星共面的六分之一不到。
每当中间黑白星体与外围四星中的任意星体运动到同一平面时,便会将那些星体蕴含的星辰力吸收然后锁存在中心五彩星体四周。如此一来,不管外围星辰如何变换,这个阴阳鱼星系依然有着充沛的星辰力。
由于是外围四星的颜色不同,吸收的星辰力也大致被分为了四种,而中心星体四周却不止四种,这是因为四种星辰力在黑白二星的作用下融合了。
这些星辰力供养的中心星体,也因此成了五彩斑斓。可是,斗转星移了千千年万万年,黑白二星依然一尘不变,一个如日般耀眼,另一个却只能反射白星的光芒。
如今宇宙早已延伸不知何处,这六颗星体依然缓缓绕着中心星体做着轮回不变的运动,也许从诞生便注定了如此吧。
直到某年某月的某一日,四道极其刺眼的巨大光柱同时自中心星体射向最外围的四颗星体之上,从远处看就四个色彩不一的棍棒连接星体小球,颇为奇异。
中心星体上透过浓浓的白色气团,可见几处褐色板块分别包裹在巨大蓝色板块之中,如同拼图一般边缘线分布可见一些规则,却又显得杂乱。褐色板块上还有点点绿色,白色和黑色的突兀线条。
那巨大的四个光源相隔千万里却在那最大的褐色板块之上。如果细看可见那些光源处围绕着一圈又一圈的黑点,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看似杂乱却又分布规则的彩色方块群落。不时的有着小黑点,小红点绿点等等从方块群里移动出来,然后朝着光柱处微微一动便安定了下来。
一时,苍老之音天地共鸣,“宇宙星辰、苍天大地、万物之灵们,我等观天星之变化,纳天地之元灵,延生命之极限,悟心境而印万物,借万物而窥天道,得此机缘引星辰仙力,请求上苍降下福泽,恩赐万物生灵!”
“请求上苍降下福泽,恩赐万物生灵!”
数道整齐一致的祈祷声,荡漾天地之间。
言罢不过数息,天地之间的四道光柱溢出了绚丽的流光异彩,飘出了冥冥之音,虽无法听清,却似有所言。
这是某种仪式,这规模之大真要用一个词形容,那便是万物朝圣!这个星体上的所有生灵都在跪拜!无论褐色大地上的生灵还是蓝色汪洋里的生灵都在用自己的一种姿势或跪拜或躬身,表达着自己的虔诚和对光柱中的生灵的敬畏!
红色光柱中的盘膝而坐的赤红人类,浑身泛着火焰。蓝色光柱游着人面龙鱼,四周闪着碧蓝波动。绿色光柱里是一个参天古树,一双巨目镶嵌在干枯的树干之上,如黑洞般深邃。金色光柱中却是一座如山般的金色巨人,浑身布满晦涩的符文,金光闪闪!
这四个万灵之首或仰着面,或闭着目,用自己的方式接受着天地万灵的跪拜和歌颂!也用自己的本源去沟通着宇宙星辰,去感受天地的联系,去理解那冥冥之音传达的旨意……
渐渐地天地间产生了某种若有若无的规则,大地上渐渐有了变化,山谷河流更多了,崇山峻岭更多了,荒野变成了草地,峡谷变成了山涧。
许许多多的变化发生着…………
一些人和物消失后那身下土地成了黑色的沼泽,而那些消失的人和物却在另一边出现,一根发丝都未掉落。一些房屋消失了,那立基的土地变成了草地河流,那些消失的房屋又出现在了河流的一边或草地之上,房顶的杂草却一丝未乱…………
海里多了许许多多的白色巨块,一些小鱼小虾被冻结了起来,一些面目狰狞的巨大海兽也冻结了起来,顺着海流飘荡着,漫无目的…………
天地突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却无一人一物去阻止,他们只是那么虔诚的跪拜着,等待着,接受着上苍的恩赐。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四个巨大光柱里的人物有着信徒般的敬畏和信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