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军师刘基(2/2)
刘基从小毛驴上下来,给朱元璋施礼。
“免了,里边请。”
众人回到聚义厅。
“你是刘基,为何这身打扮?”
朱元璋不解的问。
因为刘基和朱元璋年纪相仿,这身打扮朱元璋实在有些不习惯。
“教主有所不知,如今兵荒马乱,元朝气数已尽,我又是个文人,如此打扮实乃无奈,免得多生事端。”
刘基说着卸去妆容,露出本来面目。
竟是一个翩翩少年,风流潇洒,如李白之韵,潘安之貌。
所有教主一看教主对这个少年如此敬重,知道其分量,一干人等一一过来寒暄,问这问那。
其实现在的刘基熟读兵法,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非常在行,只是缺少道法而已。
“明教教众听令,自即日起,刘基正式成为明教军师,本教弟子刘军师可随意调遣,不得有误。”
朱元璋下了一道教令,也算是给了刘基一个准确的身份。
“依军师之见,明教该如何壮大?”
朱元璋刚执掌明教,还没有理出头绪,他想博采众长,先听听军师刘基的见解,也算是对他这个新上任的军师一个考核。
“依我之拙见,应先立教规,再立军规。教众乃自由人自由组合,散漫懈怠成性,如不约束,明教便无法壮大;《兵法》云:兵者,乃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乃国之根本,缩小范围,教众便是一教之根本,不可小觑。无规不成方圆,兵需操练,教需引导,此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教主,教规起约束作用,任何人包括教主在内有违教规者一律视轻重处罚;但是军规有别于教规,凡触犯军规者,该罚便罚,该杀便杀,该赏便赏,此乃治国之大道,也是治教之道。”
刘基淡淡的说。
“军师所言极是,就依军师之意,拟定教规军规,大小事务以教规军规核准查办。”
刘基几句话把朱元璋说的佩服之极,因为朱元璋出身卑微,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没有什么文化,只是凭借胆大心细,待人诚恳,最主要的是灭杀了明教叛教之徒杨逍,得到了明教教众的支持,才坐上了教主之位。
“还有就是依明教现存实力,无法推翻元朝而重立,需以结盟之势,联合各路反元势力,快速扩大影响力,使明教立于不败之地,要师出有名,否则其他势力群起而攻之,我明教实难抵抗。”
刘基又说了一堆重点。
“就依军师所言,劳烦军师安排。”
朱元璋说。
“大明第一谋臣就是不一样,句句都在理,道祖厉害。”
张大力心想。
“这位就是祖师转世的刘基?”
晴儿小声问张大力。
“正是,他就是道祖,按王母的意思,要辅佐武曲星推翻元朝,建立自己的朝政,武曲星现在是我徒弟,呵呵!”
张大力牛掰的说。
晴儿白了一眼张大力。
张大力不屑一顾,拉着刘晴去一边叙旧,把个晴儿气的紧咬牙关。
“明教易主,竟然不通知我们,我们几个还没死呢!”
一个像狮子一样吼叫的声音从外而内,进来四个中年人,说话的人满头金发,身材瘦小,扛着一把泛着幽幽青光的大刀,进来也不施礼,直接一屁股坐在聚义厅的椅子上。另外三人一看就是武林高人,一个穿着一身青衣,脸色惨白,嘴角挂着瘆人的血迹;一个是个中年妇女,眉眼还有几分春色,穿一身紫衣,白净的面庞俊美,随年过半百,但是保养的不错,身材娇小纤瘦;还有一个头发眉毛胡须皆白,短衣襟小打扮,但是散发出一股威严的气势,内家功夫了得。
不用问,这是明教四大长老,金毛狮王谢逊、青衣蝠王韦一笑、紫衫龙王黛绮丝、白眉鹰王殷天正,这四个主不请自来,看来是不怀好意,不知道朱元璋如何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