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开国风波(2/2)
这种强大的感觉终于冲昏了启的头脑,他开始贪图享乐,把国政放在一边。以当时落后的制度,一旦君主不作为,整个国家将无法运转。结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变在启执政时期爆发了!这就是“武观之乱”。
启有五个儿子。长子叫太康,这位仁兄以后会遗臭万年,第二至四位没什么作为,第五子叫武观,才能最为突出。
启早已选择太康为太子,开始太康表现的很无能。这就引起武观的觊觎之心。武观有才无德,他没有向后世一样攻击太子,而是想用武力推翻自己的父亲。但这一企图很快被启察觉,遂杀了武观的心腹谋士。此后,武观伪装的很乖。但是,启在晚年不理朝政。这给了武观东山再起的机会。
最终,武观在西河叛乱,大军势如破竹,一度准备拿下夏都阳翟。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篡位者,武观在叛乱中倒是表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这场战争打了三年,政府军先败后胜,在大将彭伯寿的带领下取得最终胜利。这场三年的苦战对夏朝的伤害很大,几乎白费了启之前的执政成果。
我个人认为启是一个比较强势的君主。在之前的“甘”之战中,启亲自指挥战争,导致人们只记住了启,没有记住任何一位夏军将领。但是在武观之乱中启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军队主要指挥官是彭伯寿,启更像一个观战者。我想,此时此刻的启已经意志消沉,没有当年的英气。这种消极的态度也使夏朝在这场政治动乱中几近崩溃,荣光不在。
不过,这场内乱只是开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