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中日冲突(2/2)
对于日本,同治了解的并不少,从明朝开始,这个国家的野心就开始逐渐暴露,不过当时的政府强硬,国力就算再怎么不行,放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将日本打的不敢再有任何冒犯之心。
这个国家用一个字形容,就是贱,你越打它,它就越佩服你,就像现代,美国投了两原子弹,日本乖乖成了人家豢养的宠物。
日本之前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下,也是一个封建闭关岛国,当年遭到美国的侵占签订了不公平条约被迫打开了国门,在太子睦仁登基天皇后,发起了倒幕运动,随后便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就是由政府置办工厂,低价转让给百姓;学习欧美,发展了教育。
明治维新在1868年展开,经过了几年的工业化革命,各项实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而在军费上面的投入占全年经费的30%——45%,成为了军国主义。
其实同治也考虑了很多,为什么相比较开展更早的洋务运动,取得的效果却远不如日本,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制度与统治阶级上面,其次是人民。
统治者一边想学习西方,发展军事实力,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却又害怕军队强大了、百姓的思想开放了,皇权就没落了。
整个清政府的财政方面一塌糊涂,没有专门的人才管理,全国唯一一个靠谱的机关算是海关了,掌控在外国人手中,呵呵····
百姓早就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吃了上顿没下顿,每日考虑的最多的是怎么填饱肚子,实在是中华之悲哀。
而日本呢,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支持,甚至不少女子出国卖y然后寄钱回国,日本天皇每日吃一顿,节约出来的钱只为了能够为买一艘军舰出点力。
虽然可能存在夸张,不过也能从中看出日本的决心,在这一方面,还是值得学习的。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列强的态度,列强明显是不愿意看到崛起的中华民族,而一个封建的势力正好满足他们的各项利益,所以一边扶持一边打压。
日本,列强没有放在心上,尤其是英国,还大力支持,没有想到最终会崛起那么迅速,再想要打压已经有心无力了。
“打死了三个,最新的情况如何?”同治开口问道,他不知道这件事情日本有没有谋划,但却猜得到日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样的借口,在20世纪,日本用的还少吗?
“日本陆军出动了一支三千左右的军队,正在赶往的途中,如果解决不好,怕会引起两国的战争。”李鸿章担忧的说道。
难怪李鸿章会忧心忡忡赶往京城面见慈禧,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且是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就算是手握兵权数十倍于日军,那也不敢轻举妄动。
“朕知道了,李大人先行回去,朕去向皇额娘禀报一声,有什么指示再通知你。”同治听完了整件事情,眉头一直锁着。
还以为李鸿章这么着急过来,最多就是要军晌之类的,却发生了这类事。
日本维新才六年多,想要打败,凭借着主场优势,或许并不难,但是绝对会引起连锁反应,至少到时候英国就会参与。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
是跟以往一样,赔款道歉了事?还是打上一仗?
同治陷入了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