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东方微点(2/2)
“当然有,挖了八个反病毒专家,其他的,我正考虑收购东方微点,这个比购买国外杀毒引擎更划算”,张翰文拿过一份文件递给魏初阳,说道:“这是东方微点的详细资料,我大概说一下”。
“东方微点虽然不算知名,但其老板却是人称“中国杀毒软件第一人”的刘旭,从瑞星离职创立微点,目前旗下有两款软件,微点杀毒是他们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杀毒软件,除了采用传统的特征值扫描技术外,还融合了国际领先的虚拟机技术和启发式扫描技术,不仅能够查杀已知病毒,还可以针对未知病毒进行检测。同时还具有强大的感染型修复能力、寄生类木马清除/修复技术、多态病毒检测能力,可以全面有效地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就更厉害了,是第三代反病毒软件,颠覆了传统杀毒软件采用病毒特征码识别病毒的反病毒理念。。。。。。”
张翰文噼里啪啦一大堆介绍。
“你说的这么好,他们愿意被收购吗?”,听着很牛逼啊,但是不一定就愿意被收购啊,魏初阳关心道。
“正常情况下或许会有难度,但是现在不会了,他们正是官司缠身,风雨飘摇,眼看就要倒闭了”,张翰文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
“说来听听”,魏初阳示意道。
张翰文将事情的起因结果娓娓道来。
在2003年以前,刘旭曾经是瑞星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2003年3月5日他从瑞星离职,并于2005年1月成立京北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任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旭的副手、东方微点副总经理田亚葵,则在2004年3月以前,任瑞星副总裁兼海外销售部总经理。
这一对难兄弟,从离开瑞星的那天起,噩运就开始了,尤其是田亚葵,甚至招来牢狱之灾。
2005年7月,正当东方微点公司为新品筹备上市时,公司遭到京北网监处的调查,理由是“反病毒公司资质调查”。两天后,来检查的人由第一次的4人增加至9人,审查理由也变成“网络安全例行检查”。
在接下来连续5次的各种“检查”中,包括刘旭在内的公司管理和研发人员,被频频传唤。
在传唤和检查期间,时任京北网监处处长的于兵,放风给刘旭“指明”两条出路:一是把公司卖给像瑞星这样有实力、有背景的公司;二是离开京北,搬回原籍建福。
刘旭并不买账,更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就接踵而至了。
事隔一个月后的8月30日,田亚葵被刑事拘留,理由是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此案被京北gonganju以“京北破获全国首例故意传播网络病毒案件”告知公众,业内外一时轰动。
2005年9月6日,网监处向公国家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检测中心致函,以微点公司涉案为由,要求其对微点产品不予检测、不发许可证。
微点公司也从此背上“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的骂名。
“我接触过刘旭,他说他们是被冤枉的,这些都是瑞星在背后推动的,竞争对手在背后陷害,‘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与其他杀毒软件完全不同,这套技术即使没有获得新的病毒样本,也能防杀各类电脑病毒,新产品可能导致市场大洗牌,瑞星开始急了”,张翰文说道。
“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不能全信”,魏初阳有些怀疑,虽然商业竞争很是残酷和黑暗,但也不能全信了对方的话。
“这个我调查过,找过刘旭他们身边的朋友同事聊过,大家都认为是冤枉的,我也曾拿出十万元现金测试了微点公司的三个员工,没有一个愿意违背内心说谎去拿钱,至此,我是相信他们是被冤枉的,而且他们的员工真的是没法说,我想把微点收购了”。
“恩,行,你全权办理吧”,魏初阳也动心了,员工好,不愿出卖公司,这至少可以说明一定问题,能收购了最好。
“恩,我明天就去,他们现在躲到了福州去了,收购肯定是没问题的”,张翰文兴致满满的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