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节 称帝封王(3)(1/2)
封王诏书后还有十几道诏书,都是提拔、委派、调任有功官员将领的,那是长长的一串名单,名列其上的足有一百多人。因为夏华,洪秀全的立国、称帝{天王}、封王、建制等众多大事都被集中在了这几天。太平天国的军事、政治、宗教等基本建制框架都被建立起来。军事方面,太平军确定建立五个师和两个旅,那五个师都是以杨秀清等五人的那五个旅进行扩建而来的,那两个旅倒不是原先的女兵团和童兵团,在夏华多番的强烈要求下,女兵团和童兵团都被裁撤解散了,战争应该让女人走开,更要让孩子远离,并且,太平天国现在人力资源比以前充足得多,也没有太大必要组建女兵部队和童兵部队,那两个旅是用半路加入的凌十八和罗大纲的部队进行改编而来的。五个师、两个旅,合计兵力约五万人,暂时够用了,除此之外,太平军还有一个团,即洪秀全的“天王羽lin jun”,目前维持一个卫队团{一千人左右}的编制和规模,首义八王每人原先拥有一个卫队连{一百人左右},此时都升为一个卫队营{三百五十人左右}。太平天**事方面主要人事如下:
太平军总司令洪秀全,副总司令杨秀清,总参谋长夏华,副总参谋长萧朝贵;
天王羽lin jun司令,编制1个团,名为“天王禁卫团”,羽lin jun司令兼禁卫团团长秦日纲;
太平军第1师,师长杨秀清,下辖第1团、第11团、第21团;
太平军第2师,师长萧朝贵,下辖第2团、第12团、第22团;
太平军第3师,师长韦昌辉,下辖第3团、第13团、第23团;
太平军第4师,师长石达开,下辖第4团、第14团、第24团;
太平军第5师,师长胡以晃,下辖第5团、第15团、第25团;
太平军第6旅,旅长凌十八,下辖第6团、第16团;
太平军第7旅,旅长罗大纲,下辖第7团、第17团;——该旅为水兵旅;
另设立“五大总监”,分别是:
军训总监,负责招兵买马、操练士卒等事务;
军资总监,负责军用物资的管理、购买、征集、调配等事务;
军械总监,负责打造刀剑、铸造火炮等武器装备的制造事务;
军法总监,负责维持军队的军纪军规;
军医总监,负责军队的医疗救护事务。
太平天国既已立国,肯定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在原先历史上,太平天国的行政机构堪称庞杂混乱至极,洪秀全、冯云山等人一方面全面地摒弃此时清zhèng fu的官制,一方面试图恢复“先秦古制”,结果搞得不伦不类、繁琐无比,很多官名设定得犹如裹脚布般又臭又长又拗口难记,不仅如此,太平天国的官制向来“军职”“政职”“爵位”不分,军政一体、没有界限,文官武将含糊一团,完全就是一个四不像,比如,杨秀清最终的“尊号”{军职、政职、爵位混在一起}是:东王杨秀清真天命太平天国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劝慰师圣神上帝之风雷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后师殿中军兼右军东王九千岁。刨去名字“杨秀清”三个字后,还有足足56个字。夏华对此深恶痛绝,经过他以及冯云山、陈承瑢等人的设定,太平天国此时创业初始,行政机构无需搞得太过于全面,否则就是华而不实,还会显得臃肿沉冗,导致运转效率低下,眼下必须“精简”,设立“国事堂”,为总揽军政国事的最高机构,国事堂首席长官为丞相,设立右副丞相、左副丞相协助丞相,国事堂之下设立传统的“六部”:
军部{兵部},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