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164节 进击山东(2)

第164节 进击山东(2)(1/2)

目录
好书推荐: 灵逆 我得拯救世界 初代超能 我被愿望托管了 捡到一个宇宙 电视剧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末日启明 九逆仙途 海贼王之娘溺果实 万欲妙体

八月十八日,直属于夏华嫡系部队的太平军第7师和第22师在徐州府誓师出征。

位于大运河畔的城郊练兵场上,两个师的两万五千余名官兵排列成一片整整齐齐、漫山遍野的军伍方阵,尽管骄阳似火、热浪翻滚(此时的夏天要比后世的夏天稍微“凉快”一点),但所有官兵都站姿如松,岿然肃立、纹丝不动,表现出极强的军事素质。手握军权的众王里,夏华的军队是“最清闲”的,这是因为杨秀清不想给夏华扩大地盘、扩充军队的机会,所以故意如此安排,正好,夏华的军队得到了足够的练兵时间和战备时间,十万余士卒不分寒暑,无论晴雨风雪霜雾,日夜苦练,尽皆练得千锤百炼、龙精虎猛,并且对夏华普遍忠诚度极高。夏华原先的秘书是傅善祥,眼下已经是他未过门的三夫人兼中国第一家自办报纸《中外新闻》的总社长兼总主编,他现在的秘书名叫左孝琪,表字静斋。左孝琪虽然有表字,但却是女子,并且不是普通女子,正是左宗棠的二女儿。左宗棠共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名叫左孝瑜,表字慎娟,今年二十一虚岁,二女儿就是左孝琪,今年二十虚岁,三女儿名叫左孝琳,表字湘娵,今年十七虚岁,四女儿名叫左孝瑸,表字少华,今年十七虚岁。左宗棠当然不会对自己女儿施行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理念,恰恰相反,他把女儿们跟儿子们一视同仁地进行严格的传统教育,使得他的四个女儿个个都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四姐妹里,老大左孝瑜已经被许配给陶澍(已去世)独子陶桄(陶桄擅长理财和处理民生民政事务),老三左孝琳、老四左孝瑸都未成年,唯独老二左孝琪已成年但尚未婚配。得知夏华缺个秘书时,左宗棠“举贤不避亲”,把二女儿左孝琪推荐给了夏华。左孝琪不但才华不输给傅善祥,并且在长相和性格上还是一个典型的水灵秀气的“湘妹子”,同时还多多少少地遗传了左宗棠的孤傲性格。来到夏华身边后,左孝琪发现夏华身边的人都对夏华恭敬异常、忠诚异常,她感到不太理解,某天,夏华巡视地方时突然有人行刺他,刺客是夏华治下领地里的一个心向清廷的儒生文人,由于卫兵们戒备严密,此人也只是一个业余刺客,因此没有伤害到夏华分毫,夏华没有下令将刺客处死,而是命人将刺客驱逐到清政府统治区,没想到,围观百姓群情激奋,抡起拳头、石头一拥而上,活生生地打死了刺客。左孝琪难以置信百姓的行为,她问身边的侍女(夏华当初在南京时身不由己地接受了洪秀全、杨秀清赏赐给他和赠送给他的一些女子,这些女子有家者被夏华派人送回家里与家人团聚,无家可归者或无法回家者则去留自由,或领取一笔生活费后返回民间、自谋生路,或与夏华部下自由恋爱、嫁人结婚,或在夏华身边担任女佣女仆等职务。绝大部分女子都愿意留在夏华身边,就算有家的,在返家一趟后也重新回到了夏华身边,其中部分女子被夏华安排给赵萍、傅善祥、周秀英、李素贞、左孝琪等担任侍女):

“老百姓怎么会这么残忍?”左孝琪又惊愕又厌恶。

侍女回道:“这刺客哪里是一般的罪人,他可是要刺杀大明王的大罪人啊!百姓们当然恨死他了!”

左孝琪诧异地问道:“为何?”

侍女回道:“左秘书,您难道不知道吗?如今,天下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我不懂别的,只知道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不被欺负就是天大的幸福了,在大明王治下,正是大明王让我们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呀,刺杀大明王不就会让我们重新过上以前的那种牛马不如的生活吗?我们怎么能不恨死想要刺杀大明王的人?”

左孝琪跟李素贞一样,出身于富足的大户家庭,不太具有周秀英的那种源于社会基层的思想,经过这件事后,她终于明白夏华的部下为什么对夏华如此忠诚无比了。

练兵场上,万众瞩目中,一身戎装的夏华缓缓地踏上一座高台,几万双目光炽热的眼睛一起看向夏华。夏华清了清嗓子,大声道:“今天,我们即将出征山东和河南!我们要援助正陷入清军重围中的第2师的兄弟,还要把更多的老百姓从挨饿受冻被欺负的苦日子中解救出来!切记!我们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必须永远地、严格地、坚定地遵守军纪!本王与诸位兄弟同在!好了,本王说完了!”他举起右拳,“不胜不归!”

在这个没有扩音器和扬声器的时代,夏华就算喊破喉咙也不可能让几万人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他用的办法是传统的:在他身边有几个天生大嗓门的传话人,以他为圆心,向外延伸几百米后有数量增加到十几个的天生大嗓门的传话人,再向外延伸几百米后则有几十个天生大嗓门的传话人…以此类推,遍布全军,就好像浪涛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因此,夏华说话必须保持语句间隔,每说一句就要停顿足足几分钟,让一批批传话人一波波地传下去,如果夏华像后世某些官僚那样满嘴长篇大论的套话空话废话,估计他一次讲话要从早上传到天黑才能传完,毕竟要重复若干遍。夏华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加上这个原因,他讲话简洁明了。

在夏华说完结束语“不胜不归”后足足五分钟,全场才一起响起山呼海啸的“不胜不归”呐喊声,出征官兵们齐刷刷地握起右拳、高举右臂,汇聚成一片战意冲天、气贯长虹的森林。

“难怪两千岁战无不胜,别的方面就不需要多说了,光是看他的军队的装备,就远远地甩开全国各方军队了。”江忠源感慨不已。夏华的军队在兵种分类上一方面沿袭以前的旧制,一方面又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改变,大致上分为:长矛兵、刀盾兵、弓弩兵、枪兵(火枪手)、炮兵、工兵、重盾兵、攻坚兵(操控重型器械攻击城镇、要塞、堡垒等大型坚固目标的士卒)、运输兵、侦察兵、通讯兵、医护兵、宪兵等十多种,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上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至于装备,由于夏华“有的是钱”,并且也有充足时间,使得他的麾下军人们已是焕然一新,首先就是军装,夏华部军人们都不穿太平军以前的那种老式号衣了,改为仿明军式鸳鸯战袄,同时在款式上进行了一定改动,使其既外观威武也实用舒适,值得一提的是,缝纫机在此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缝纫机诞生于1859年),军装必须由工人一针一线地手工缝制,在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军装不能被设计得太复杂精细,否则会导致生产速度迟缓;至于夏华部军人们的新式鸳鸯战袄军装上绣的字,也逐步地废除了“太平天国”“天军”“圣兵”等字眼;军装外是铠甲,在这个冷热兵器交汇的战争时期,铠甲还是很有保留的必要的,夏华部军人们的铠甲也都是制式的,使用钢片、牛皮、木片、竹片等制成,要害处镶嵌钢片,次要处缀以木片和竹片,主体用牛皮缝合,但没有像古代传统铠甲那样把军人浑身都遮盖住,那样是没必要的,反而增大军人们的负担,白耗军人们的体力,夏华部军人们的铠甲比较“简易”,主要保护心脏等要害地方,使用的钢片和牛皮并不多;至于头部,则是清一色地佩戴钢盔(先前是铁盔)。夏华部军人们的钢盔在造型款式上类似于二战时期的英军钢盔,比较扁平,外观酷似一个大盘子,围檐很宽,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军人们的头部不受飞箭、飞石、炮弹碎片、枪弹等物的伤害。值得一提的是,后世的钢盔是防不住后世的枪弹的,但此时的钢盔有一定能力抵挡住此时的枪弹,因为此时枪弹的贯穿力比较逊于后世枪弹。后世电影《投名状》里,清军兵勇使用铁锅抵挡太平军的枪弹,这是不靠谱的,因为清朝铁锅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生铁,比较脆,在强度上无法与熟铁、钢铁相提并论,这三种铁里,钢铁强度最大(炼钢工艺也是最高最难的),用钢铁制成的钢盔确实有一定能力抵挡住此时的枪弹;最后是鞋,此时已是夏天,夏华部军人们脚上统一地穿着帆布鞋,小腿统一地扎着绑腿。帆布鞋并不是后世的发明,这种鞋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了,在1839年,美国人发明的“橡胶硫化处理工艺”,使得天然橡胶被硬化,从而让帆布鞋有了理想的鞋底,也让帆布鞋变得更加物美价廉。比起布鞋或直接光脚,夏华部军人们的帆布鞋自然更加实用也更加舒适。除了帆布鞋,还有手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世界之主,从道童开始 肝成武圣! 深渊入侵:文明守望者 从炼器开始在斗破修仙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狗头人的巫师日志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鲸落封神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