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五三七章 广积粮,缓称王

第五三七章 广积粮,缓称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千亿婚宠:帝国总裁送上门 冠冕唐皇之召唤遗将 步步攻心 我的肉真不好吃 永历之后 漫威之最终幻想 影后是只狐狸:爵爷狠会撩 圣心鬼医 快穿直播:浅爷,狠会撩 大神,带我上王者

第五三七章广积粮,缓称王

身在朝堂,心怀天下,作秀不可避免。

尽管徐还不想,还是不得不演这么一出大戏。

否则没办法向天下人交代,为了名声,少不得要糊弄一番,临安不必回,不孝的罪名也落不到自己头。

他还是那个为国为民,征战四方的战神,形象依旧端正,不受丝毫影响。

毫无疑问,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矛盾公开化。

以前和临安只是貌合神离,但较隐晦,主要是互相猜忌,心照不宣。

这一遭不回临安,摆明了是赵构和徐还之间互不信任,而且浮于表面,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徐还也难逃拥兵自重之嫌,皇帝也躲不过猜忌功臣大将的嫌疑,只是没有直接爆发冲突,没有直接决裂。

可是还能维持多久呢?

徐还久在西北,秦陇两地是他一手打下来,如今河东也是他囊之物,西军对他奉若神明,一心效忠。

西北之地,朝廷压根鞭长莫及,只是徒有虚名的管控。

说句不好听的,徐还如果愿意,在西北裂土封王也不是不可以。

还有蜀之地,虽说官员都是朝廷任命,但如今赋税钱粮大都北运去了关,余下则是支持襄汉作战的岳飞,临安反正没见到多少。

宰相秦桧一心想要染指蜀,可惜始终没有机会。这不是简单调换几个知州、转运使的问题,而是蜀士绅的态度与民心向背。

通过苏家在蜀庞大的商业与人脉络,徐还已经与蜀士绅结成了利益同盟。

不少蜀官员已经投身其,开始成为徐驸马的私人,甚至包括赵开、萧振等封疆大吏都偏向了徐还,对秦陇多有支持。

反倒是对临安,态度很一般,多少有点应付的意思。

苏家为首的蜀商家士绅在蜀广施恩惠,老百姓感恩戴德,都感谢徐驸马守住了秦陇,让蜀没有遭遇金贼的袭扰。

至于征收赋税,盘剥这些事情,则一股脑的全部推倒了临安头,民心向背不言而喻。

再者,徐还的部将李彦先以剿匪为名一直留在蜀,这可是蜀为数不多的精锐兵力,蜀官员倒向徐还,这也是其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这年头,有刀枪的才是大爷。

徐还大军在秦陇,说话间能入蜀,反倒是朝廷兵马,除了被各位大将带战场的,大部分都聚集在江南地区,对蜀可谓是鞭长莫及。

李彦先在蜀暗地里招兵买马,除了支援秦陇战场外,也是徐还的暗示,补充兵力,以备不测。

当军有不少蜀子弟,平日里剿匪,帮着百姓修桥铺路,与百姓的联系自然更为紧密,更得人心。

如今大宋江山包括南方和北方的秦陇晋三地,徐还等若了其的秦陇蜀晋,等若是半壁江山在手。

而且是居于长江黄河游,居高临下,武有秦陇精锐西军,钱粮有富庶的蜀为后盾,完全有与临安叫板的实力。

也正是鉴于此,赵构也投鼠忌器,不敢与徐还撕破脸皮。

而且彼此更害怕担一个内斗,破坏社稷统一的罪名,毕竟大宋如今共同的敌人是金国。

失地不曾收复,二帝不曾迎回,不能自相残杀,让金贼趁虚而入,这是大原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妖魔乱世:坏了,我变成妖怪了 遮天:穿越圣体,镇压黑暗动乱 大司农 遮天:娶妻变强,凡体镇世间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斗罗:武魂龙渊剑,我成剑鞘了 盘龙,磁场转动 晦朔光年 遮天之太古圣皇 气运词条,从九龙夺嫡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