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来客(1/2)
转眼京城大小姐落水的事情已经过了好几日,木樨花也一日比一日的凋零,待到小丫鬟们已经不用每日去扫飘散一地的木樨花瓣的时候,这件事情已经淡的没有人再提起。
那日的事后琉璃去向珍珠打听,方知文竺的死因就是去湖边散步,没有带丫鬟,结果天色晚了,不小心滑入湖中,等到被人发现已经溺水而亡了。
事情很简单,二老爷虽然伤心,但因为是文竺自己不小心,也没有办法。文竺还没有出嫁,按理是不能葬入祖坟的,只在京城附近买了一块坟地择吉日葬了,又请了道长,说是要做七七四十九日的法事。
得到了这个消息以后,老太太以要为大孙女超度为由,免了这几日众人的定省,又要吃一个月的斋饭,而小五也在隔日随着姑母庄云娘的一同离去了。
此后,文竺所在的紫藤院便清静下来,每日文竺只是或坐在窗前抄些佛经,或同琉璃、青杏一起做做针线。而如同文竺沉闷的心情一样,一连几日的秋雨,外面的天空阴冷而沉闷,眼看就要霜降,青杏已经将文竺的厚重衣服翻了出来,过不几日就要供炭火了。
文竺的死讯在茶余饭后做了大家几日的谈资之后便淡了,除了文竺自己以外,似乎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情。连守门的婆子们也已经换了赵家表少爷要考秀才的事情。但文竺想弄明白事情真相的心思却浓了起来。
过不几日,琉璃去前院办事的时候给文竺带了一支簪子回来,说是表少爷托老太太的大丫鬟珍珠,又通过琉璃给文竺捎了一只羊脂白玉簪子。
文竺拿着那支净白的簪子,很是心暖,上好的羊脂玉,被雕成了一朵玉兰花的样子,格外别致,与那日文竺在老太太的妆匣中看到的很是相似,但那支簪子却是一支牡丹,相较而言,这支更符合文竺的性子。
文竺将簪子收好,并没打算戴出去,这次的重生让文竺学会了低调,学会了隐忍,她初来乍道,先要隐藏实力,待摸清楚了这里的情况再出手不迟。
总有一天,文竺会将这支簪子戴出去,也总有一天她会查出害六妹妹的凶手,还有,希望有一天,也能够查出杀害自己的凶手。
她下定了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回去看看才好,不止是弄清楚自己的死因,还要弄明白继母陶氏到底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那个人到底是谁?父亲应该是不知道的,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父亲,为自己报仇。
在这恼人的连绵的秋雨之后,这一日,天空终于放晴,就在琉璃刚刚出门,去前院找珍珠的时候,樨院里也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四小姐、七小姐!”站在院外的小丫鬟开口叫人,坐在窗前做针线的文竺听了不由诧异,自从上次在老太太那里见过,这十多天,从来也没有什么来往。
自己是因为那个消息才郁闷,对外也是说为大堂姐抄经书。这两个姐妹却没有什么动静,想来之前的关系也并不亲密。这次两人突然到访,却不知是为何事了。
正想着,早有小丫鬟打了帘子,文慧已经进了门。只见她穿了一件赭黄镶领杏色印花长袄,配白色的长裙,梳了随云髻,戴一支赤金珠簪,满脸的喜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