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世子很皮 > 朱棣起兵靖难的动机争议:是夺位,还是自保?

朱棣起兵靖难的动机争议:是夺位,还是自保?(1/2)

目录
好书推荐: 暖风不及你情深 隐婚豪嫁:霸妻,拽上天 玲珑酿酒坊 武侠之最强神捕 重生我不是影后 大国旗舰 我的绝色冷傲总裁 重生豪商 娶个山贼当夫人 纯禽大叔坏坏哒

很多治史者认为,“靖难之变”的发生乃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分封诸王,小岩认为这论断其实不甚准确。

首先,若是朱元璋接受叶伯巨的建议,施行明朝版“推恩令”,根据西汉武帝能成功消解诸王势力的历史前辙,朱元璋的分封不一定会引致燕王朱棣起兵。

其次,建文帝错信黄子澄“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的误判,且采用掩耳盗铃(即不直接铲除势力最强的燕王,而先翦除周王、齐王、湘王等)的手段“削藩”,这也给予朱棣足够的警觉和时间起兵,助长了“靖难之变”的爆发。

不过,有人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朱棣究竟是蓄意起兵夺位?还是事出紧急,迫不得已起兵自保?”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仍然需要回到史料的梳理、分析上。

被迫举兵自保之说

咱们先从《明史》的观点看:

按照《明史》的记述,似乎偏向接受“燕王朱棣起兵乃源于僧人道衍的怂恿,旨在抗拒建文帝的‘削藩’政策”。

《明史姚广孝传》有以下一段文字,交代燕王、道衍的相识:

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根据上文所引,反映出《明史》想要表达的三点:

(1)燕王朱棣与道衍甚为投契;

(2)燕王朱棣主动邀请道衍追随自己;

(3)道衍抵达北平后,住在庆寿寺,经常秘密出入燕王府。

我们实在很难凭此进一步断定:朱棣招纳道衍,乃是为了起兵夺位。尽管道衍后来果真怂恿朱棣起兵,但这已发生在建文帝大规模展开“削藩”行动后。

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明史姚广孝传》)

由朱棣慨叹“民心向彼,奈何?”而道衍答以“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我们更可看出“起兵”乃是道衍的主意,而非朱棣的初衷。

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于是成祖意益决。(《明史姚广孝传》)

道衍在建文帝“削藩”时密劝朱棣积极备战,这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护主的心态,希望协助朱棣以军事实力抗拒建文帝,从而达到自保的目的。

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明史姚广孝传》)

朱棣起兵因此是为情势所迫,非志在夺取帝位。

建文元年夏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告变,逮官校于谅、周铎等伏诛。下诏让王,并遣中官逮王府傣,王遂称疾笃。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以兵守王宫。王密与僧道衍谋,令指挥张玉、朱能潜纳勇士八百人入府守卫。

秋七月癸酉,匿壮士端礼门,绐贵,昺入,杀之,遂夺九门。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奸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书既发,遂举兵。(《明史成祖纪》)

建文元年六月,燕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变。诏逮府中官属。都指挥张信输诚于成祖,成祖遂决策起兵。(《明史姚广孝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人间圣! 妖魔乱世:坏了,我变成妖怪了 遮天:穿越圣体,镇压黑暗动乱 大司农 遮天:娶妻变强,凡体镇世间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斗罗:武魂龙渊剑,我成剑鞘了 盘龙,磁场转动 晦朔光年 遮天之太古圣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