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辽东大捷十五最后一战(2/2)
这也是所有日军的一个软肋,其实日军的作战理念也十分简单,那就是“炮兵轰,步兵冲,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就像这次,炮弹没有了,就连骁勇善战的多门二郎都有点不会打仗了。
日军一番调动,让对面的虎卫团战士十分不解。今天这小鬼子是咋滴啦,部队调来调去,传说中的飞机轰炸也没来,不是说鬼子的大炮很厉害么,也没开炮,坦克呢,他们难道是在等猴子搬来的救兵么。
这帮货不是猴子请来逗比的吧,还掷弹筒炮击,你们看都打到河里了,什么炮弹啊,还没*威力大。
“啊……八嘎呀路……大军,进攻……杀给给……”气急败坏的多门二郎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此刻两军对战的战场是上官云所在的主力战场,新兵营那边由于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所以鬼子就只派了一个步兵旅团进行牵制,并没有急于进攻,主力五万多人全部在正面战场,前后分为三道冲锋线,相距大概十公里左右。
第一道战线是坦克加步兵,两个师团的全部大概上百辆没有炮弹的坦克,但是有机关枪,作为移动堡垒冲在步兵前边开路,上万步兵端着枪猫着腰紧随其后。
第二道战线是骑兵旅团,两个师团所有骑兵加起来有大概一万人左右,全部布置在二线,等待前边战况出击。
第三道战线全部都是步兵以及后勤人员,还有就是指挥部是设在最后边距离河边十几公里的山坡上,多门二郎等几名军中高级将官在此指挥部队作战。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上官云为什么不直接把日军的武器什么机枪子弹的全部收走算了,这么打有什么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别忘了眼前的虎卫团战士一大半都是新兵啊,这两天通过后续补充上来的新兵都有两千来人,不经历厮杀怎么能打硬仗,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打的太惨烈,直接都给吓尿了,让他们产生战场恐惧症或者稀里糊涂被打的晕头转向,也是不好。
最理想的锻炼就是用这种火力不是很强但是又是真的充满血腥的实战来锻炼新兵,等他们经过了这次战斗,下次再惨烈一点也就没那么害怕了,就是个过度而已,让这帮新兵拿鬼子练一练枪法胆量,让他们建立信心,轻易克服所有新兵的通病~战场恐惧。
在一顿可有可无的炮击之后,歇斯底里的日军向着河边发起冲锋,此处碧流河的宽度在一百米左右,并且东西每隔一公里左右有一座大桥,是早些年修的,虎卫团为了进攻方便,又在东西两侧的河边新搭建了几座临时浮桥,都是相当结实的。
等到日军前锋距离河边五百米左右的距离的时候,副团长闵文谦一声令下,掷弹筒发射。
虎卫团三团以及预备部队和增援部队的所有掷弹筒全部开火。
虎卫团火力强大大家都是知道的,掷弹筒是配备到每个排都有四个。
而且大部分是八九式50毫米掷弹筒,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另外还有一些其他乱七八糟型号的,总共一个营配置下来有64个掷弹筒,现在阵地后面四百多个掷弹筒均匀排列开,简易的炮兵阵地就这么布置好了。
如此大范围的攻击根本不需要瞄准,就听到“轰……咚咚咚……轰轰轰……”河对岸600米范围内顿时一片火海。
闵文谦下达的命令是六连发,那可是两三千枚50毫米的*啊,日军的坦克主炮也就是四五十毫米的样子,而且还没有炮弹,装甲不到20毫米的日军薄皮坦克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攻击。
“咚咚咚……轰轰轰轰轰轰……啊……八嘎……救命啊,我们的火炮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开炮……轰轰轰轰……哒哒哒……”靠近虎卫团防线的日军顿时陷入地狱一般的火力打击之中,前排的机枪也响了起来。
为了锻炼新人,闵文谦把所有刚到前线的新兵全部安排在一线,起初,这些新兵蛋子还腿肚子发软,不过一看到日军不堪一击的模样,顿时来了精神。
所有训练时候学的基本技能也都不慌不忙的发挥了出来。
机枪步枪掷弹筒的操作逐渐纯熟,完全没有了对枪林弹雨的恐惧感。
然而此时的后方多门二郎的指挥所里,一众高级将领却有点脸黑。这特么打的是什么仗啊,连炮都没有一门,对方也只是用掷弹筒还击我们,这是在侮辱我们吗。
要不是司令部下了死命令,必须不惜代价夺回大连,多门二郎真想转身就走,离开这令他耻辱的战场。
眼看着一百多辆坦克变成废铁,后边的上万步兵直接暴露在敌军的机枪火力之下,而敌方的火力偏偏还强大的可怕,目测了一下对方一线阵地至少布置了四百个掷弹筒和200挺以上的重机枪和400挺以上的轻机枪。
其中恐怖的mg42重机枪达到了一百多挺,其他的九二式重机枪,歪把子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全都有。
山坡上,草丛里,桥头,树后,战壕里……到处都是喷射的火蛇,东西数公里的战线上,密密麻麻除了机枪还有大量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火力密度超过己方太多。
多门二郎越看越心惊,这还是敌人的第一道战线,后边的第二道防线还没有出手,炮兵也都没有动静,到底还要不要进攻呢。
骑兵第四旅团长鹰孝森一一声大吼“该死的虎卫团,让我的骑兵去会会他,打的他们满地找牙……”。
多门二郎和广濑寿助互相递了个眼神,那意思就是让这个二货去试探一下也好,实在打不过再撤退,也好过不战而退,回去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