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必备生活技能(1/2)
自那日起,楚沐开始了全新的:公元前某年、夏朝某代、原始社会末期、兼奴隶社会过渡期、兼封建社会伊始的、不知所云之生活。
既来之则安之,总要入乡随俗吧,必备生存技能是一定要学习的!
下面就来见证一下,我们来自21世纪的高材生入乡随俗的水平。
必备技能第一项:语言!
楚沐从来没想过会和一个长相甜美宛若仙子的傻白甜古人交朋友。
而且还是个贵族公主,虽然不知道是哪疙瘩村的啥子部落国君首领的女儿。
然她对待楚沐是极好的,愿意收留她,愿意和她叽里咕噜的说话,愿意与她同起同住同吃同喝,自此开始了百合、哦不,纯洁的同居生活。
楚沐感激涕零,拽了句伪文言道:“吾何德何能,令汝这般待我?”
公主这个古语老师是极好的,因为她极爱说话,一天到晚喳喳个不停,也不管楚沐听懂听不懂,但就是尽情的表达,听不懂就比划,再听不懂就拿木枝在地上画图。
这是多么‘寂寞’的一个人啊?
楚沐猜,大抵她是因为快出嫁了,激动的。
看着那些图,有些是看的懂得,有些画的是个啥?
渐渐的,楚沐怎么越看那些图越熟悉呢?突然灵光乍现而过:甲骨文!
有几个常见的,形似她在现代教课书图片上见过的:日月山川,天地鸟兽。
但是甲骨文最早于商朝才有记载,看来夏朝已有文字,也就是是甲骨文的雏形。
原来有些画是画,有些画则是字呀。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的字了。
公主是极有耐心的,楚沐也是极用心的。
她只有一年时间,一年之后就要回去了,所以要尽快学好语言,学会沟通,才能知道现在到底是哪朝哪代,才能更好的懂得这里的风土人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才几天过去,楚沐已能够简单的与公主交流,能够叫出生活中大多数日用品和常见事物的名字。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知道了公主叫什么,只听得她道:“馍,馍馍。”
楚沐翻了个白眼:这得是有多喜欢吃馍,才能给名字叫成馍的?
公主很有耐心的在地上写了一个字,告诉她这就是她的名字。
楚沐瞪大眼睛左看右看,怎么都像个“来”字。总不能“来”字念“馍”呀?
但仔细琢磨吧,发挥联想学习法:“来”字去掉两点为“未”。
而那个“未”字下面的那一横,被她写的弯弯的向上,就有些短了,像“末”。
莫非就是“末”?
楚沐一拍大脑,觉得自己决顶聪明。是了,公主叫“末末”不是“馍馍”。
就是这样,楚沐牛头不对马嘴的学习着古汉语,不多时日,也还算学的有模有样。
终于让她知道了现在所在的比村庄大不了多少的部落,名为“有施氏”。
部落统治的这块地儿为“蒙山”。
公主的父亲是“有施氏”的部落首领,亦是“蒙山国”的国君。
那日向公主下聘的男子正是薛方国新继位的年轻君主,任莱朱。
如今他已先行回国准备婚礼事宜,礼期定在下月初八。
这些天,楚沐一直陪在末末身边,一则陪伴她度过婚前焦虑期,二则熟悉当朝当代人文风情。
生活必备技能二:锄耕
虽然末末有着公主的身份,但楚沐既然寄人篱下,便不想平白无故受嗟来之食。
多了一张口,便想着多出一份力,但她这力出的实在一言难尽。
夏朝的农业已经从原始社会向传统农业过渡,精耕细作体系开始萌芽。
生产工具多以木石为主,如石铲石刀。
石铲是扁长形,中部钻有一个或两个圆孔,插上直柄可作掘地翻土的石锸,绑在前端带有钩状的木柄上,就可作松地锄草的石锄。石刀则是用于收割农作物使用。
楚沐想起村口那切割整齐的屯田也来了兴致,拉着末末公主去给她看那种的是什么。
她这个来自21世纪,生下来就没下地干过农活的大康家庭公主,根本感受不到“粒粒皆辛苦”为何意。
她对农业的了解无非停留在课本上,现实中根本五谷不分,见过的粮食都是经过精捡处理过后,包装在精美的真空袋里。
只有一次还是学校举行的课外活动,去郊区参观新式农场,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鲜有人迹,完全人工智能化,由重型机器大面积作业,配以小型机器人精耕细作。
反观三四千年前的夏朝,锄耕虽是极其简单的工具,却是大大提高了当时农业生产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