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作用(1/2)
我们想想,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对对方“噗嗤”一笑的时候,对方是不是也对自己“噗嗤”一笑呢?自己开怀大笑的时候,对方也会笑颜逐开呢?谈论中,甲方喝茶时,往往乙方也会跟着喝茶……
在自己学生时代的时候,互相抄笔记就是一种模仿。
顾名思义,模仿是指个人、组织和群体受到非控制的社会刺激而形成的一种心理行为。
同时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简单的来举一个例子“见贤思齐”,这就是一种模仿。它可以促进自己形成一个好习惯、好的品德行为、好的发展等。
自然,模仿分有意识模仿和无意识模仿。
我们可以说有意识模仿就是有控制性、自身发出的动作。“见贤思齐”、“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充分证明了这一道理。
而无意识模仿可以说无控制、无意间发出的动作。例如对方对自己微笑时,自己内心有感觉十分亲近一样。对方对自己开怀大笑时,自己也情不自禁的笑逐颜开。对方喝茶时,我们有可能会跟着对方一起喝茶,或许也有可能会联想到喝茶这个动作。
下面是一则寓言故事:
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唤西施。她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美丽的。因此,常有一些姑娘模仿她的衣着、装束;也常有些人有意无意地模仿她的行为举止。
有一天西施患了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难受,但旁人看来今天的西施却别有一番风姿。西施有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见西施人长得美,别人时常效仿西施的衣着、举止。她就常常暗地里观察,看看西施到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了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就很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弓背,却又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不堪。
于是,后人就把这个典故说是《东施效颦》。也正如唐朝诗人王维在诗文中也引用了这个典故,在“西施”中说道:“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