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5 平衡?(1/2)
重型狙击bu qiāng,口径13mm,使用与重ji qiāng相通的13mmji qiāng弹,装备特制rán shāo dàn,穿甲弹,短后座半自动方式。有效射程2000米,专注用于2000米内对软目标杀伤能力。
因为是特制生产的狙击bu qiāng,并没有在黄埔的编制里面,现在能使用这型重型半自狙击bu qiāng的部队。
除了守在张睿身边的几个近卫营外,就只有特勤队与护卫队有少量的装备。
也正是因为没有在编制里装备,这种重型半自动狙击bu qiāng,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名字,就连一个型号都没有。
也正是这个原因,这种半自动重型狙击bu qiāng,在每支使用bu qiāng的叫法都不一样。
而且这些bu qiāng在生产的时候,因为工艺的原因,每个批次发到使用人员用的时候,其性能都有着极大的差异。
就连现在特勤队手中的这一支,因为考虑到远距离击杀的可能性,这支半自重型狙击bu qiāng的枪管很长,可以保证2000米的精度与命中。
但为了精度付出的代价,就是一整枪的重量,比标准的型号重了4公斤。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这支bu qiāng的枪管寿命,只有仅仅的500发。
也就是说,在这支bu qiāng发射500发子弹后,在有效射程里的命中精度,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失去了精度攻击的能力。
张睿生产的这一型号的bu qiāng,其实就是参考m82,只不过枪管原料性能的xiàn zhi,不能做到寿命与精度的平衡,所以对于这些bu qiāng,都有一些偏重。
“微风2级,东偏南!”观察看着手中的设备,将一个个参数报给狙击手。
既然张睿丢出了m82的黄埔版本,那么一个合格狙击小组的配备,自然也不会放过。
虽然有着那么一些的原因,用于环境测量的设备并不是很精确,但已经可以满足现在的战场须要了。
“空气湿度65,气温28度,距离1530米!”随着观察手的数据报出,狙击手将瞄准镜里的中心点进行着调整。
虽然之前已经将李鸿章套进了瞄准点,但那个时候只是为了观察,现在想要射击,可不是随便就可以的。
毕竟从这里到李鸿章那里,已经超过了1000米。
在黄埔的狙击教材里面,只要超过500米的距离,狙杀目标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除了考虑到子弹与枪本身的性能,还要考虑到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如果超过1000米,还要考虑到地球的自身引力,地球表面曲度,层流空气粘性……
当给这第一批狙击手亲自培训的时候,张睿借着自己后世的知识,教这些自认为射击高手的时候,直接把这些狙击手给教得不知道怎么开枪了。
就算是狙击手的教课已经结束,这些参加张睿亲自培训的狙击手,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考虑到这些。
不过嘛,不懂没有关系,只要你在使用的时候,严格按照张睿的要求去做,对于超远程的狙击效果,那是实打实的提高。
就拿原来来说,只要超过了1000米,基本就没有狙击手考虑过要射击目标。
现在有了张睿亲自教的目标,只要目标没有超过2000米,他们都想试一试。
只不过因为没有值得他们出手的目标,所以到现在为止,特勤队还没有超过1000米击杀的记录。
或许今天出门看了黄历,侦察小分队居然把刺杀给玩崩了,这也给了特勤队一个机会。
1500米的距离,只要这一次能准确击杀目标,那么对于未来战场上的火力点,安全可以在安全的距离里击杀。
只要干掉了火力点,步兵的损伤就会小很多,甚至可以做到无伤。
随着参数的调整,瞄准镜里面的红点,已经偏离了李鸿章的身影,但在实际的射击弹道里,子弹的轨迹,却是越来越接近李鸿章。
“参数调整完毕,第一发试射!”狙击手习惯性的自言自语。
此时他瞄准的目标,并不是李鸿章,而且是离着李鸿章有一些距离的目标。
李鸿章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一旦发现了危险,他身边的肯定会拼死保护他。而第一发子弹,而且还是1500米距离的第一发实战子弹,这已经不是有没有把握的问题。
而是客观的误差,会对子弹的弹道,产生怎么的影响,就连张睿都不一定能答得上来。
黑夜里传来一声闷雷声,让李鸿章有些奇怪,不过因为下面的战场也十分的热闹,侦察小分的左部右突,快要跑出了包围圈。
李鸿章也没有多少心思,去关心这突然出现的闷雷,旱天雷又不是没见过。
李鸿章不在意,不代表着其他人不再意。
最开始发现问题的,就是那个被侦察小分队的狙击手,给一枪击中了大腿的人武林高手。在旱天雷响起之前,他看到了远处的山坡上,有过一丝亮光闪过。
这让他十分的好奇,在那个山顶上,清军可没有布置着兵力。刚刚的那一丝火光,很有可能是开火的闪光,可是离着这么远,声音还有这么的大……
那转向一边,刚刚打雷的时候,他感觉有什么东西从空中飞,可是现在外面是漆黑一片,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想不明白的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而是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到那个山顶。
他的直觉告诉他,那个山顶绝对有问题,而且还是非常大的问题。
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威胁,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威胁。也正是这种直觉,才让他在狙击手的枪下,只是大腿受了伤。
当第一发子弹,飞出枪口的时候,双室缓冲器减弱了七成的枪口焰,但因为装药与膛压的关系,枪口焰并不能完全的消除。
当然了,这些小细节,狙击手并不是很关心,现在他关心的,是自己瞄准的目标如何,另个还有子弹的弹道,距离自己的目标,有着多远的距离。
“左偏20米,修正0.1.再次装填。”这次不用观察手,狙击手自己就已经看了,子弹命中的地方,偏出了大约20米。
“风向风力不变,射击条件一般,第二发射击。”枪机的自动ji qiāng,在完成抽壳的动作后,就已经将下一发子弹上了膛。
所以这名狙击手,根本就不须要用手去拉枪栓,他可以在修正参数后,直接再将射击。而他的这一次目标,还是原来的那个地方。
天空再一次传来一次旱天雷,那个已经察觉到问题的武林高手,这一次是真的感觉到了危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