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于家倒戈(2/2)
“第一次围剿之后才和影子沟通的吗?那看来这个于家一开始其实并没有想着要投靠我们瓦岗山啊,他们明显是在对比我们和朝廷谁更强大而已,他们好吃好喝的招待影子的人也不过是想要一份筹码啊。如果朝廷赢了那么我相信影子被抓的那个人一定会被他们送给杨广,当成他们于家的一份功劳,而一旦我们赢了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瓦岗和于家沟通的一条桥梁。好精明的算计啊。”徐茂公说道。
“确实是如此啊,这不我们赢了这于家人就想着通过影子给我们送来投名状了!”侯君集笑着说道。
“哦?投名状?君集你是知道的啊咱们现在的实力是足以平推天下的,他们那个投名状如果分量太轻了可就是鸡肋了。”徐茂公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虽然我们现在有着平推天下的实力但是我们的人终归是少一点所以我们才要慢慢来不然没了一个势力镇压着这天下容易出乱子。于家是关陇贵族出身对地方影响极大所以有于家的加入对我们以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一旁的杜如晦开口说道。
“于家的筹码是什么?说来听听。”魏征说道。
“于家说他们很看好我们瓦岗还说关陇门阀之间也早就不是当年那种关系了所以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拉拢一些关陇世家让我们日后免除一些麻烦,而且他们会作为内应把朝廷和关陇门阀的计划告诉我们让我们提前做好防范。”侯君集说道。
“看来这关陇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啊。”徐茂公说道。
“呵呵呵,关陇世家光前朝的皇族就有好几个,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了?这就是他们矛盾冲突的原因之一。若不是忌惮彼此的势力怕引起动荡破话共同的利益关陇门阀自己早就打起来了再者关陇的门阀贵族大多数不是汉化的胡人就是胡化汉人但是三百年的天下大乱五胡乱华中原动荡汉人的骄傲和那一汉挡五胡的勇气早已消失了。所以在武力至上的关陇胡人才是正统。但是杨坚一登帝位就去胡归汉这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隋朝改革兵制关陇门阀虽然还有军权但是与西魏、北周之时差了太远了所以他们不得已这么安分守己。不过现在杨广把他老爹留下的一手好牌都给打费了。关陇的野心也就冒头了。”房玄龄分析道。
“不错,玄龄兄果然大才,与于家所说相差无几。”侯君集叹服道。
“呵呵,这些只要是研究过关陇门阀在西魏、北周、和隋朝的演变过程的都能看得出来。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啊”房玄龄说道。
“于家跟我接触的那个人说道他们于家虽然也在这关陇门阀之内但是实力弱小而且他们家也没有那想要取而代之的野心。于家怎么说也是炎黄正统诸夏苗裔虽说最近几百年都与关陇其他的胡人家族有过通婚但是最近几十年已经停止了和宇文家、独孤家进行通婚了。所以为保炎黄正统他们决定不再于胡人为伍。想要投靠我们。”侯君集说道。
“呵呵,不管他们的目的是怎样的最起码他们说的这话我觉得没有问题啊。”魏征笑着说道。
“后来我啊经过仔细的查证发现于家的支柱之一。黎阳郡公于玺就参与了第一次围剿我们的战役。”侯君集说道。
“哦,怪不得呢,看来于家有人亲身体验过我军的威式了所以他们才想着早早地就投靠我们啊。”徐茂公恍然大悟的说道。
“徐三哥这你就说错了,于家可能早就知道我军实力强悍但是却并不清楚我军到底有多强悍。恐怕于玺就是来观察我们的。”侯君集说道。
“此话怎讲?”徐茂公问道。
“在第一次围剿我们的战役时关陇贵族子弟在第一天一次性的就死掉了二十余人,这二十余人的死让杨广是勃然大怒,但是有意思的事于家竟然一个人都没有死。最关键的是当我军大破一字长蛇阵于家率领的军队是头一个撤退的,所以于家控制的兵马也没有任何的损伤所以啊于家可是很精明的。”侯君集说道。
“厉害啊,我有点想要见识见识这个于玺了。”徐茂公摇着羽扇说道。
“以后会有机会的,不过就是要看主公要不要答应于家的要求了。”侯君集说道。
“哦,他们还想讨价还价?说说看他们的要求。”于玄说道。
“于家的人也没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他们说就是想要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侯君集说道。
“公平竞争?哈哈哈哈,好!没有辱没于这个姓氏,你告诉他们就说我于玄说了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