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金陵学宫(2/2)
金陵学宫听着就犯忌讳蔡邕原本是不想干的,他也看出来了自己这个毛脚女婿并不是什么好人,对汉室更没有半点敬畏之心,可是谁让自己是他岳丈呢?抄家灭门自己也逃不了,所以在女儿的鼓动之下蔡邕也就答应了。原本蔡邕还觉得这个学宫跟太学没什么两样不过就是换了个说法一样交四书五经。但是等到了之后蔡邕才发现自己想的简单了,这个金陵学宫不愧是有学宫之名,不单单是教授四书五经更是连《孙子兵法》《尉缭子》《黄石公问对》等一众兵家屠龙术都有教授,除了兵家之外蔡邕还看到了几个身穿玄衣头戴獬豸冠的人出没,要说这些人的装扮除了复古点没啥问题,那旁边那几个不穿鞋的主是干什么滴?蔡邕稍稍一打听好家伙,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农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等等自孝武帝起就传承断绝的流派们一一出现了。
这些留存的流派里除了兵家和法家对儒家没有多大看法之外其余的几家是对他没有一点好感,也是兵家超然于物外,罢黜百家时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法家呢虽说伤了点皮毛但是根基未损。披了个儒皮照样招摇过市怎么滴荀子不是儒家的人了是吧?其余的以墨家为首的诸多流派在学宫里和儒家就杠上了,蔡邕这才发现自己的女婿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啊,有心不理那些败犬但是明显这不是不理就能结觉的事。在金陵学宫蔡邕可算见识了什么叫典藏丰富,图书馆内除了自己女儿提供的东观藏书之外剩下的都是这些没死透的流派提供的而且都是纸制的书籍,看起来方便的很。学生么上课练字用的都是这种纸,简直豪华的过分。不够这样一来蔡邕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金陵学宫绝对有能够廉价造纸的本事,更是能够批量的制作书籍,在联想到哪可以提高识字率拼音学习法。蔡邕感觉脑袋都要炸了,这帮扑街借助着金陵学宫的平台有个十年二十年就能成功复活,到时候对儒家可就太不利了,作为儒家现存的大山头之一的蔡邕只能应战了,尸骸什么的还是躺倒坟里才安心啊,所以蔡邕精神抖擞的投入到了教书育人的大业中去。和金陵学宫里公羊派儒生们对抗着其余的流派。自然是没有多少时间来看蔡琰了。
金陵学宫自然是于玄的手笔了,这个学宫是按照于玄后世大学城的某样建造的,里面的诸子百家也是于玄花了大力气请来的,于玄对儒家没有恶感,他讨厌的是理学是那种阉割的学说,而不是现如今还有血气的儒家,不过若是在别的时代也就罢了,现在这个百家还没有死透的三国时代不来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太浪费了么,所以于玄花了大力气将苟在深山老林里或是藏在儒家皮子底下的百家之人都给挖了出来,能力大小先不谈但是他们留存的典籍就值得于玄这么干,不过这些家伙来了学宫之后总是因为祖上的缘故相互口角,比如某墨和某农虽说是一个祖师爷的传承但是两家相互看不顺眼,果然是异教徒可恶异端必须死。在发生了口角变成全武行之后无奈之下于玄在学宫正中央设下一学坛给这些精力旺盛的人们提供嘴炮的场地,同时规定不能使用武力。
有了这学坛之后学宫的氛围为之一清,隔三差五的总有人登坛辩论。不同的思想碰撞也更是加深其境界,胜者更是能够吸引到学宫的学子,为自己的流派招收新的血液。
不过等蔡邕担任学宫校长之后一切就变了,原本还不甚团结的百家众人对蔡邕那是深深的忌惮啊,没办法前文也说了蔡邕啊三国时代儒家的大山头之一,名声实在是太响亮了,而且儒家的原罪也太多,所以蔡邕自从来的学宫之后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人邀他登坛一辩。
就是大儒也吃不消啊,所以在连续战斗了三个月之后蔡邕果断的给人写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