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九阴真经(1/2)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大笔一书,岳阳楼天下皆知。
岳阳楼位于岳阳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李白诗中有云: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楼”因此得名。至庆历四年,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脍炙人口,岳阳楼自此才著名于世。
这一日,岳阳楼下人声鼎沸,却并非为岳阳楼而来。
人群中央,只见一黄衫老者坐在一条凳子上,翘着二郎腿,不停地打着哈欠。十多个黑衣人站在不远处,死死的盯着他,神情凝重。
许久之后,黄衫老者似乎不耐烦了,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笑着道:“几位,冲着这条凳子,小老儿等了半个时辰,也算给足了你们面子,这就告辞,不必送了!”说话间,他摆出了一副要走的架势。
几个黑衣人立刻挡住了去路。一人沉声道:“请老先生再等片刻,我家主人马上就到。您要有事,尽管吩咐,我们必当尽心尽力!”
“不等了,不等了,小老儿要走了!”黄衫老者连连挥手,换了一个方向准备离开。
“还望老先生不要难为小的们。”说话间,几个黑衣人又挡在了黄衫老者的面前。
“非要小老儿动手不可?”黄衫老者有点动怒了。
黑衣人没有答话,也没有动,赫然一副任打任骂的样子。
黄衫老者苦笑着摇了摇头,又坐回了凳子上。
“让黄老前辈久等,傲骨给您赔罪了!”循声望去,只见虚影闪动,一个中年儒士不知何时已出现在黑衣人前面,面带微笑,一脸谦逊。
黄衫老者陪笑道:“原来是鬼谷一派的南宫先生,真是折煞小老儿了!”
南宫傲骨淡笑道:“傲骨见过黄裳黄老前辈!”此言看似问候,却是在确定身份。
黄衫老者好像有些难为情,打哈哈道:“小老儿的确是黄裳,老前辈却是愧不敢当呀!”
ps:徽宗皇帝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而委派刻书之人,便是黄裳。他是一名文官,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就逐字逐句的进行校读,极为严谨认真。不料几年下来,他居然精通天下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学中的高深道理,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成了一位绝世高手。未过多久,因围剿明教,他家破人亡,一怒之下,辞官报仇。明教总坛,他以一敌千,双手沾满了鲜血。渐渐地,他变得麻木,已然不记得自己杀了多少人,心中的仇恨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之后,他便销声匿迹了。有传言说,他将毕生所学著成《九阴真经》,藏于一处极秘密的所在。
闻言,南宫傲骨的脸上尽是兴奋之色,连忙道:“黄老前辈,傲骨有一事相求,还望成全!”
“南宫先生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只要小老儿力所能及,自然不会推辞。”黄裳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姜还是老的辣,这话说的无懈可击。
南宫傲骨脸色微变,沉声道:“在下得知黄老前辈著了一本武功秘籍,名为‘九阴真经’,若能有幸阅览一遍,傲骨愿付出任何代价!”
黄裳面露为难之色。
南宫傲骨继续道:“在下潜心武学,剑意精通已数月,却苦于无法突破意境。武学一道,不进则退,还望黄老前辈成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