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荆轲(1/2)
以杀止杀,荆轲刺秦,名垂千古!荆轲后人荆无命、荆百里先后死去,气节虽在,却也难免可惜!血色剑道,没有荆轲便不完整,两日的艰辛,只为弥补我内心对荆轲的亏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首诗,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不远千年而来,只为向你诉说,那个被人遗忘的故事。
我叫荆轲,卫国人,喜好读书击剑,期望能在有生之年大放异彩,哪怕如流星般短暂,虽死无憾。
我凭借剑术游说卫元君,却未得到任用。卫国孱弱,岂能成匹夫之勇?
报国无门,我便游历天下,以待良机。
路经榆次,我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有“剑神”之名,崇尚剑道正宗。我却不以为然。剑走偏锋,又何尝不能出奇制胜?观点相左,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辩论,我选择了离开。
在邯郸,我与鲁句践博弈,因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句践竟发怒呵斥。大丈夫竟因小事斤斤计较?这样的人,不如不见。
到了燕国,我结交了狗屠夫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臭味相投,引为知己。
悲呼哀哉!大丈夫竟无用武之地。于是,我变得嗜酒。几乎每日,我都与狗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我和拍而歌,互乐互泣,超然于世,唯己而已。
上天怜悯,我遇到了生命中的伯乐,此人便是燕国隐士田光。他透过痴狂浮夸的外表,看出了我内心深处的大智大勇。
几年间,燕国太子丹与秦国名将樊於期先后到了燕国。太子丹竟不惧秦国虎狼之威,收留了樊於期。这份胆识与性情着实让我钦佩。
眼见太子丹大错铸成,鞠武已无计可施。万般无奈,他为太子丹引荐了田光。
太子丹为人谦卑,礼贤下士。田光心怀感激,奈何年迈,已无法行非常之事。于是,他向太子丹举荐了我。
太子丹送田光到门口,告诫道:“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
田光俯下身去,笑着道:“是。”
田光将太子丹的请求转达与我,得此良机,我欣喜若狂。田光道:“我听说,年长老成的人行事,不能让别人怀疑他。如今太子告诫我说:‘所说的,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太子怀疑我。一个人行事却让别人怀疑,他就不算是有节操、讲义气的人。希望你尽快去见太子,就说我已经死了,以此明志。”
当天夜里,田光刎颈自杀了。他想以此来激励我,同时让太子丹可以绝对信任我。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我去会见太子丹,告诉他田光已死,并转述了田光的话。太子丹拜了两拜,跪着前进,痛哭流涕道:“我所以告诫田先生不要讲,是想使大事的谋划得以成功。如今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不会说出去,这绝非我的初衷呀!”
接着,太子丹向我分析了天下大势,并说出了自己的计策。他希望派一勇士前往秦国,先以重利诱惑秦王,再伺机劫持秦王,让他全部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最高;如不行,就趁势杀死他。嬴政一死,秦国必乱,山东六国便有可乘之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