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苏杭水乡,暗流绵长(三)(1/2)
申时又是用膳,几人被丁慎奉为座上宾,之前那些备受敬重的武师却只能坐在偏席,倒成了看家护院的,敢怒不敢言。
席间丁慎虽然高兴,但有些神色疲惫,提了几句事宜就哈切连天,想是操劳过度所致,陆何愁心地好,答应传他些养气吐纳的基本法门,更是让丁慎开怀不已。
晚上,三人一人一把椅子坐在海一粟的屋内,商讨着接下来的打算。
“常言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知府大人此举为民,又以礼相待重酬相谢,于公于私都是理所应当拔剑相助。”崔利贞表态道,陆何愁也点头赞同:“何况与弥勒教倭寇相斗也是积累经验,师兄,我也认为为丁大人效力是可以的。”
难得陆何愁不和官府过不去,海一粟又有什么异议?三人决定好主意,正商量如何打进内部,如何除贼,但毕竟初来乍到,了解的太少,三人虽然都机灵,却也没个所以然。
这时听到扣门声,海一粟打开一看,却是张通。
他看一眼门内三人,微笑道:“几位少侠义薄云天,千里迢迢的随在下这么个初识之人来此除贼,张某佩服。”
屋内二人皆是拱手谦逊,海一粟招呼他进来坐,“不急,正好鸦二先生那边有器具搬不动,烦请海贤弟搭把手。”
于是陆何愁和崔利贞各自回屋,海一粟随着张通出门,走入内廷。
“我说,你这谎扯得有点假啊。”海一粟跟在他后面说道,二人早不是往张鸦二的方向去了,“他随身家伙事一路单手拎起来,到这就没劲了?你这样......”
“嗨,随口之言,何必在意?”
“你到底什么身份?”
海一粟也知道这样问很蠢,但他实在捏不透张通。
说他是黑道吧,千里迢迢过来除害;说他正人吧,勾结谋反逆党。
“丁大人的幕僚啊。”
“扯淡,那你勾结四爷......”海一粟突然明白过来。“我操。”
“江南赋税重镇,不打通关系四爷怎么敢进行下一步呢?”
海一粟还欲再问,却生生把话噎住,因为张通带着他来到一间客厅,里面灯火昏暗,只听得一人呼吸,却不是之前的丁慎又是谁?
妈的,流年不济啊。
“别多嘴,大人可不知道你们。”张通小声说道。
心底骂着,海一粟还是进了屋子。里面陈设简单,一张桌四五把椅子,丁慎对着房门而坐,张通也坐在侧面,海一粟也抓过椅子,背靠椅背坐下。
“海少侠,”丁慎开口道,“不必疑心,本官深夜打扰,只因事关重大。”随即看了一眼张通,后者点了点头,解释道:“现在苏州局势,远比表面上的复杂许多,弥勒教可不止在穷苦百姓里有市场......”海一粟凛然,“......官家和豪族都有信奉的,只是隐秘至极,偌大苏州,查也查不过来,根深蒂固,这是第一股势力。”
“倭寇,也非胡乱劫掠,官兵多次围剿,他们都能全身而退,只怕有人通风报信,这又是第二股势力,现在语言不通,他们找个偏僻处一钻便是石沉大海,根本无法剿灭,反倒是损兵折将,朝廷屡次下令,成了现在最要命的问题,毕竟事关大明脸面,因此还势必要速战速决。”
张通敲了敲桌子,继续道:“官府,不必多言,第三股势力,但最为错综复杂,知府大人......”
丁慎又是长叹,“本官虽是一方之长,却不能独揽大权,处理者不过政务,各县各衙之间利益错综复杂,大有从这乱象中牟利者,到头来也是本官这个知府顶罪,他们一缩头便是,所以实在难办。单是明面上这三股,已是膏肓之疾,然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