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南郊老宅(1/2)
到了谢宅前,众人下了马,谢泊渔亲自走上前去敲门。月清和星极扶母亲下了马车,跟随在后。
不一刻,门开了。伸出头来的是谢府的老管家谢和。自上月得知谢泊渔一家要回京都,谢和便安排仆役们每日洒扫庭院,修剪花植,整顿屋宇,忙里忙外,不曾消停。
如今见谢泊渔等人站在门外,心里颇为激动,连忙大开了门,上前请安道:
“见过二老爷、二夫人、两位公子!”
谢泊渔点了点头,一行人便进了门。下人们自是在谢和安排下,搬行李的搬行李,烧水的烧水,做饭的做饭,铺床的铺床。原本冷冷清清的庭院,不消半个时辰便有了烟火气息,热闹了起来,仿佛主人从未离开过一般。
待众人沐浴完毕,洗了征尘,更了衣,用罢饭,谢泊渔便往堂上一坐,呷了一口茶,将谢府宅中所有仆从丫鬟叫到堂前,令见过了夫人和两位公子。至于从会宁带回来的一众仆从和护卫兵丁,也命谢和妥当安顿在府中。又拨了一个干净院落与燕观云居住。不多时,谢府之内便井井有条,来往有序。
谢月清往年随父亲回过老宅数次,而韦甸芳和谢星极却是首次来京都。看看天光尚好,谢泊渔便带着诸人在庭院中随意走了走,略看看故园景致。星极见谢宅里许多亭阁楼宇,山石花木,便说道:
“这祖宅可真是比会宁郡守府深邃多了!要不是有人相伴着,搞不好是要迷路的。”
谢月清摸了摸星极的脑袋,笑道:“也只有你这样的路痴才会在自己家里迷路。”
星极不服气地说道:“兄长哪里话?虽然是自己家里,我却头一次来。跟去别人家有何两样?”
谢和在一边说道:“有老奴在,如何便会迷了路?公子放心漫步。”
星极见谢和友善,便说道:“谢和老伯,如此说来,那我可要放风筝了!”
谢和问道:“如何便是放风筝?”话没说完,见谢星极拔开腿,嗷嗷叫着窜到前面去了。
谢月清笑道:“风筝线在我手里,你要飞到哪里去?”说着便追了上去。
对于他二人的痴话,谢泊渔和韦甸芳并不理会,由着他们嬉闹。
稍后众人穿过一条婉约曲折的回廊,走到了一处水亭边上。夫人韦甸芳望着池子里田田的荷叶,以及碧波下红红白白的锦鲤,觉得满目闲静,韵致悠悠,便在谢泊渔边上缓缓地说道:
“京都风物虽不如江东精巧,但却别有气度精神,无匠人气,看着便是诗词,而无需文人作吟。与会宁黄尘漫卷相比又是不同。”
谢泊渔见夫人说话颇有况味,便笑道:
“夫人所言甚是。当初家父建此宅时,曾刻意复制江东旧景,谁知建成后,其风情模样与江东却不相似,磊磊落落地竟是都下情致,江南风物尽融于关中格调里,成了下脚料般的点缀。”
韦甸芳也笑道:
“物移其地,必生新根,气象自然也新。只不过不知道人移其地会如何?目下我二人俱是在江东所生,而后在会宁相合,今番又翻转至这赫赫有名的牡丹城来,不知心性与习惯也随着变化了多少!”
谢泊渔若有所思地笑了笑,正欲答话,谢星极却在一旁学着大人口吻说道:
“入乡随俗,恪守本心,聊度岁月,静看安好而已。”
谢月清说道:“星极此言正好比从父亲口中说出一般。”
韦甸芳也笑了笑,对着星极道:“兄弟两个数你古怪顽皮,不过这话确也说得惟妙惟肖,有谢大人风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