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回 应当被铭记的人(2/2)
“谢谢!你下去吧!”察觉到阿碧丝的局促,武月绫松开了拉着阿碧丝的手,转身望向孤寂的天穹,把脊背挺得更直了。
“是,”阿碧丝看不懂此时的公主,缓缓退下,揣摩主人的心思不是下人的职责范围。
在岸边观望已久的陈新从渠头看到船头站着的护国公主,顿时面泛桃花,一见钟情,恨不能立刻上去搂住对方一亲芳泽,于是举起一张写了诗赋的纸在沟渠边上奔跑着大喊,“公主,公主!”
武月绫将视线丢过去,看到一个书生追着船奔跑,似乎在喊着她,转过身下令让船靠岸停下,下船走到岸上,在楚儿的保护下看到了那名书生,眼生不熟,完全不认识,“你追着船跑可有紧急的事情?”
书生跑过来后,人群中也发生一阵骚动,黑甲军士排列挡在百姓的前方,不准陌生人等靠近。
“在下陈新,是当朝宰相陈烈希的小儿子,有幸见过公主,实在是在下的荣幸,在下不才,愿意为公主鞍前马后!”陈新把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念一遍,把手里的诗词捧到公主前面。
“哦?你是为了求功名而来的?”武月绫问道。
“是的!”陈新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引起了人群中一阵骚动,不少半无尺寸之功的书生都看向正在博求功名的陈新,想看看这条路通不通。
武月绫失望地侧过身,看向岸边正在生长着的一朵野花,再问,“你可知道船上载着的是什么?”
陈新被这一问弄糊涂了,完全不懂这和他的功名有什么关系,于是复回答道,“是...死者...?”
武月绫突然一笑,朝着陈新招手,“你过来!”
陈新按照公主所言,低着头慢慢地走过来,高高地捧着手中的诗词。
武月绫看着这个名为陈新的书生,眼中冷光更甚,等到他走过来后,一把抓住对方的衣领,顺手一扔,丢到永安渠中,随后转身回船。
扑通,公鸡落水啪嗒、啪嗒地声音在渠边中响起。
武月绫继续上船,来到芳林园中,看着黑甲军将这些有名字或者连名字也找不到的牺牲者埋入长安城外的这片土地,他们有资格也应该沉睡在他们所守护的长安城边上,这是武月绫作为统兵者给他们的交代。
再接着数日修整后,侯三娘他们也归来了,武月绫让李白和安佳心等人镇守长安,她则继续领军朝着潼关出发,下一战,是收复失地,讨伐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