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世界之巅_498 转型之作(求支持)(2/2)
这些都只是这部电影带来的小插曲,他带给整个华国的震动远不止此。这种震动从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系列数据当中就能够看出来,短短一周之内评论过这部电影的报纸包括各大娱乐报纸、体育报、经济报甚至连国家宣传机关下属的政府报也都参与进来。华国所有的报纸不管是多还是少都有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这是华国电视史上的第一奇观。第一次华国任何一门报纸都有对这部电影的评论,甚至连一些杂志也临时加写了对于这部电影的介绍。而且为这部电影写评论的艺术院校的各大教授,初步统计就有近一百二十多位教授。如果这个范围扩大到华国各大院校,那么就数不胜数了。就光是楚天的母校华清大学就有近二十几位教授写评论大力赞扬这部电影。
在华国上映的影院数量从起初的两千家影院,短短三天之后就增加到了三千家影院。到了第六天的时候已经是超过四千家影院,甚至还有增长的趋势。连无线、红日都摈弃前嫌希望能够让这部电影登陆他们的影院。这部电影刚刚上映才一周时间,就已经有韩国、日本这些亚洲国家和天宇接触。希望能够拿到这部电影的上映权,在华国电影市场这还是第一次有外国公司这么迅速的动作。也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带来的影响力。
大家都对在第一周获得了两亿七千万的票房而震惊不已,因为创造了华国电影首周的电影票房纪录。但是短短一个半月之后的强势出击,立马把创造的首周电影票房纪录扫进了历史当中。在第一周创下了三亿八千万的令人吃惊的票房纪录,第一周观看这部电影的人数就突破了千万人次。这个票房就算是放在好莱坞电影史上,也是能够排进周票房前十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票房按照地域不同票价也不同,大城市是五十而小城市有三十有二十的。比起好莱坞那边一般的电影票价三十美元比起来,华国的票价还是比较低的。但是这样的票价还能够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绝对是一个奇迹。而且按照目前来看的热潮一点没有降低的迹象,反而是越来越火。
这些硬邦邦的成绩足以能够表明在华国电影市场上的火爆程度,而作为他的对手其他电影都受到了压制。楚天的老对手,也是曾经遭到楚天重大打击的家辉大导演高静秋又一次受到了寒流。高静秋和楚天第一次的对决是发生在两年前,当时的高静秋和潘元荣刚刚从大风公司跳槽到家辉。正是摩拳擦掌想要在华国内地市场大展拳脚,投入巨资拍摄了一部灾难片。可惜正好碰上了天悦的谢康导演和楚天联手合作的作品,也是成华和沈芳合作拍摄的。一下子就被打入了万丈深渊,比起当时的创造了五个多亿的票房,堪堪突破了一亿票房。连本都没有捞回来,让高静秋和潘元荣这两位港台市场上的黄金搭档丢尽了脸面。
没有想到的是,又是高静秋和潘元荣上映的电影碰上了楚天。这一次楚天和霍一平联手,演员依旧是沈芳和成华,只不过成华在这里是演个配角。高静秋和潘元荣的电影比上映早了三天,但是的强势是华国电影市场极其罕见的现象。前三天的票房在五千万左右的电影,在上映之后的一周时间加起来都不到五千万。这样惨淡的成绩让高静秋和潘元荣是气的吐血。因为这时候的观众都在关注,他们的想法就是无论用什么办法也要拿到的电影票,至于高静秋和潘元荣的电影基本是无人问津。
高静秋虽然第一次在家辉拍摄电影大败,但是随后很快就用一系列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特别是去年,高静秋有两部电影的票房达到了四个亿,是家辉当之无愧的当家导演。虽然还没有恢复当年在港台市场的那种威名,但是已经在内地市场稳住了阵脚。这两部四个亿票房的电影当中,内地票房就有近三个亿。也证明高静秋逐渐的在内地市场有了属于自己的阵地,但是没有想到新年第一部电影就遭到了惨败。
这段时间天悦也好、红日也好包括无线都有不少电影上映,但是大部分都是些小制作电影。真正的大动作还没有出现,只有家辉算得上是上映了一部重量级的电影。可惜这个时候谁张狂谁倒霉,遇到天宇的这部怪物电影谁能逃得过。那些小制作电影好说,虽然也是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是船小好调头,有点损失但没有什么大事情。但是家辉的这次电影却不一样了,投资超过一个亿,到现在上映十天票房成绩还不到一个月。而且现在的上座率是一天低于一天,午夜场的时候已经是根本没有人。这对于家辉来说损失可真是不小,家辉每年的大投资电影都是有数的。
起初大家都是很担心徐起耀是打前站的,而海南徐家会大举攻进娱乐市场。但是过了这些年大家发现了,徐起耀这个完全是自己的行为,和海南徐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以徐起耀的身价维持家辉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所以大动作也是越来越少。包括红日都已经少了当年的大动作,他们现在的发展也是越来越理性,这可能就是大乱后的平静。在新的外力出来之前肯定会平静一段时间。
不管娱乐圈有什么反应或者是其他的娱乐公司有何问题,但是这部电影风靡全国是无可置疑的事情。他感动着所有的观众,甚至有一家报纸写出了这样一句话:刻画了伟大的母爱,他不是一部电影、他是一种传承、一种华国文化的传承,他在感动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