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小山村 > 二 过年

二 过年(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狱行者 把我的气运还给我 魔鬼的温柔,二嫁前妻太难追 大明厂督 芝士就是力量 院中小屋 流云引 武荡魔世 神探萌妃 明月长明

胖姑娘走到腊月二十八,跑过保留着合作社名字的商店买年货,去过豆腐坊里买豆腐,也在肥猫都睡滚了的陡地里拔过萝卜,帮着妈妈慢慢为第二天的团年饭做好了所有准备,爸爸也没闲着,凡是要去镇上买的蔬菜、水果及其他东西都被爸爸揽下了。

腊月二十八的早上,家里显得有些隆重。胖姑娘起床就闻到了煮猪头的味道,厨房里妈妈正在烧旺灶里的火,为煮熟猪头做最后一把努力。家里的灶有一米来高,灶上横着两口直径接近一米的大锅,只有这样的大锅才能煮熟完整的猪头。煮熟的猪头,加一块白豆腐、三杯白酒,恭敬的请一回老爷,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家宅平安,才算过年的好开端。胖姑娘记得早些年的时候白豆腐也是自己打的,用石磨把泡好的黄豆磨成浆,吊渣、煮沸、调卤水、点豆腐。交通越来越发达,爸爸妈妈也逐渐的老了,不知道从哪一年起,这豆腐也从外面买了。

胖姑娘在附近转了转,大舅妈、小舅妈都煮熟了猪头,和妈妈做着同样的事。一时间四处的鞭炮燃起来,美好的愿望就在不知不觉中上达天听。因为一件重要的事情已经完成,附近的几家人都透着喜气。除了敬老爷的事,还有件事让两个舅妈更高兴:雨丫头和芹丫头晚上就要到家了!雨丫头是大舅家的小表姐,芹丫头是小舅家的表妹,工作到年前最后一天才约好了似的一起赶回家来。胖姑娘也高兴,游荡了这些天终于有适合串门的地方了。

芹丫头是下午2点左右到的,自己拎着箱子蹬蹬地就回到家了,没劳烦小舅小舅妈出门多走一步。芹丫头进了门,首先大呼了一声“爸,妈,我回来了!”。小舅妈听到声音头一个开门出来,大女儿英子刚生完小孩回不来,小女儿芹丫头回到家格外令人振奋。小舅妈熟练地从芹丫头手中接过箱子,亲热地说“要回家怎么也不先打个电话让我们去接你?”芹丫头爽朗的一笑“不用接,也没什么东西。”小舅在这个时候也出门来看了,接过小舅妈手里的箱子掂了一下,说“怎么不重,还有几十斤呢”。大家都笑着,好像其他的话都是多余的。

就住在30米开外的胖姑娘闻讯赶来的时候,芹丫头正在开箱子往外取年货:巴达木、夏威夷果、腰果、松子、松露巧克力……都是家里吃的少的稀罕零食。小舅妈一边收捡一边夸赞女儿,立在一旁的胖姑娘也跟着应和,不过心头终究有些不自在的小马儿在跑,因为没买这样精致的好礼物带回来而底气不足。小舅心里也高兴,可是他表情看不出什么变化,只是嘴里情不自禁的哼上了欢乐的调调。收拾完了年货,芹丫头又从自己的小包里变魔术一样掏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是送给小舅的新手机——不是最新款,但品牌配置也是一流货色。小舅也不哼歌了,高兴的心情也直接写到脸上来了,嘴里还说着“不用买这些东西,旧的又没坏,还能用呢!”。在芹丫头的一再催促之下,小舅把手机卡换到了新手机上,复制了号码,重新登上微信、qq,手指划得格外顺畅。芹丫头就捧着手机一个一个应用的教着小舅,小舅妈也趁着这机会换了小舅的旧手机,也算换代升级了。芹丫头一回家就忙这忙那,胖姑娘仿佛扑了个空,又像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心里空落落的。

雨丫头还没到家,大舅和大舅妈两人都早早的在下车点候着了。大舅是退休的老教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一些执拗脾气,唯独在儿女这件事上一点儿脾气也没有,只要是儿女的事,怕走路的也能走得飞快了。大舅也有两个孩子,雨丫头是四十岁上才得的小女儿,便有点格外骄纵;还有一个大儿子,长了同辈的孩子好几岁,几个丫头都叫他言哥。言哥要接大舅、大舅妈去城里过年,大舅舍不得村里的自由,也舍不得小女儿去外面受委屈,一口回绝了儿子的好意。路口过去了一辆又一辆车,没有见一辆车停下继而从上面走下来他们日思夜想的雨丫头,大舅妈又怕女儿回来饿肚子,于是先回家去准备晚饭。

雨丫头从车里出来的时候,天已经有些麻麻黑了。大舅落了一地的烟头,大步上前,从雨丫头手中夺似的接过行李,热情的打着招呼。雨丫头被长时间的山路甩得晕车了,在车上已经吐了好多次,这会儿还没缓过来,虽然不忍心老爸帮自己提行李,却力有不逮只能顺从的走在后面。大舅在前面走,走两步又回头关切的问女儿“晕车不严重吧?”,恨不能代女儿受晕车之苦。雨丫头从小没干过农活儿,现在每次回家都吐的七晕八素,比起村里人,更像是城里人。虽然晕车了,可是雨丫头蹬着高跟鞋却走得很稳。

因为晕车的关系,大舅妈辛苦准备的接风宴没消灭多少,有些淡淡的失落。

吃过晚饭,雨丫头的箱子也得以重见天日:一套给大舅的新衣服,一套给大舅妈的新衣服,雨丫头换洗的衣服,笔记本和单反相机。大舅明天一定会穿上这身新衣,大舅妈不知道明年几时才会穿。

每个小家都已经小团圆了,马上要迎接大家的团圆。大舅妈刚收拾好雨丫头带回来的新衣,几家人就陆陆续续的聚过来了,谈女儿,谈未来的女婿,谈没着落的工作。大舅妈说“难怪言哥小姨子回家过年了,两个人天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不安生啊”“长久这样不是好事啊”胖丫头的妈妈接了下一句,“孩子还小,父母要好好教,要自己带着才好”小舅妈也跟着说了。说着说着,不知道是谁就转移了话题,说“陈家的媳妇真能吃,一顿能吃三大碗”,又说“陈家的孙子也长得胖,明个能赶上村里的王大胖”“三队的赵小哥,问他的外地媳妇儿喜不喜欢这的大山,回到说是灰蒙蒙一片,一点也不喜欢”……

按照惯例几家人都是要一起过年的。在大舅家吃早饭在小舅家吃晚饭,或者在小舅家吃早饭在大舅家吃晚饭,轮到胖姑娘家得初一,因为住得近,每年都是这样的安排,从没错过。虽然安排每年都一样,二十八的晚上,三个当家的女人还是聚在一起商量了半宿……商量到最后,早上在大舅家吃饭,晚上在小舅家吃饭,初一在胖姑娘家吃饭。

大年。天还没大亮,大舅妈就起床了。虽然年饭的材料前几天就多多少少的准备起来了,可大舅妈怕别人受委屈的性子驱使她晚睡、早起,委屈都自己扛着,每件事都要至少检查三遍生怕有遗漏,这一点却没很好的遗传给雨丫头。大舅妈自己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小舅妈和胖姑娘的妈妈也就进了厨房,烧火的专门烧火,或者中途也会帮忙炒一锅铲;洗菜的专门洗菜;炒菜的倒是满场跑了,又是找佐料,又是找盘子,还会突然接了电话“失踪”了。大舅早起光忙着两壶茶的儿了:泡了一壶绿茶,招待一大家人喝茶漱口;煮了一壶姜茶,专为这团圆宴来点驱寒的健康热饮。

几个人忙活了两三个小时终于开饭了,年节大庆,开饭前要先祭祖,倒酒、盛饭、放鞭炮,事关鬼神小孩子是万万不能看的。鞭炮响起来,祭祖这一仪式就算完成了,撤了酒杯饭碗,全家就能入席了。

嗬——真丰富,三个火锅,十二碗大菜,有姜茶有果汁有白酒有啤酒,从前也丰富,可从来没这么丰富过。雨丫头说“顶不爱喝这姜茶,辣死了!”,大舅说“辣才能驱寒呐!”。雨丫头又说“让妈妈别做太多菜,做得清淡点,还是张罗了这么一桌子”,小舅说“我觉得吃得很好,量不多,又不太油。农村人比不上你们在城市里的孩子,吃完要干活的,多少需要点油水。”虽然有这么个口没遮拦的丫头,但是大家兴致都很好,大过年的百无禁忌,大的劝小的多吃肉,小的劝大的多喝酒,能闹好几个小时,中饭就自然地省掉了。

大舅喝多了酒话就特别多,像个小孩子一样。“老小老小”,大概就是说大舅的。但是大舅说的话里,好多都是胖姑娘们不知道的。大舅说,“咱们家祖上原本在江西,清朝的时候,朝廷为了平息四处****从沿海地区大量移民,就此来到了荆州。可是荆州这地把子不好,地势低年年淹水,进山公公又带着全家迁到了c县秤砣山鱼儿坪,辗转多少年才到这山里来,买田买地置办家产,经历了好几代这才发扬光大。”“我们的太太(太爷爷)、爷爷都是几代单传,到了幺爹这一辈,才有了兄弟……”“这些也只有我们这几个老的知道,你们这些人啊,慢慢就都不知道了……”胖姑娘第一次知道,原来外婆姓孟,连雨丫头也懵了神,原来大家族还有这么多事完全不知道。

小舅喝了酒不说话,直接开唱了。芹丫头给小舅的新手机里装了“唱吧”的软件,短短一个晚上就把小舅唱歌的爱好刨根问底的挖了出来。大家还没围成圈儿呢,“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怎么听都是小岳岳的“五环之歌”,却原来是蒋大为演唱的一首颇有年代的老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魔兽萌宝:妖狐娘亲不好惹 恋上你的宠:狐狸王爷俏王妃 情人眼里出妖怪:月烨 凰惊天下:倾世小妖妃 一念相思起 御狐先生 不死龙尊 神灵仙境 灵魂禁区 乾玄九龙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