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张林的便利店(1/2)
一天早上,我锻炼回来。刚上楼梯,就听到一阵电话铃声,铃声好像是从我的房间传出来的。我快步上楼,打开房门,电话铃声停了。会是谁打来的?小蕾在上学,黛安和云逸在上班,肯定是表哥了。我给表哥打过去,接电话的正是表哥。
“大力哥,你来电话了?”
“有这么件事,我们便利店协会的副会长说他有一个店要卖,不知你有兴趣没有?”
我一听立刻兴奋起来:“当然有兴趣了!”
“那我就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你们见个面。”
“我反正什么时间都行,你问问他什么时候方便。”
“好吧,”说罢,表哥挂上电话。
趁这个时间赶快做饭。我煮上水,泡方便面,再放个鸡蛋。面还没煮好,电话铃又响起来。
“晓舟么,我跟他说了。他说十点钟到我家见面,你能过来么。”
“没问题,十点钟在你家见。”
挂上电话,我马上跑到厨房,锅里的面正鼓着白沫往上滚。我赶快把火关掉,把锅端到饭桌上。
现在已经九点了,我匆忙把面条吃完,穿上衣服就往表哥家赶。
用了大约四十分钟,我赶到表哥家。时间还早,表哥就大概地给我介绍了便利店的主人。
他叫张林,是山东淄博人,来加拿大前是中学的语文老师。十年前一家人来到加拿大。他妻子在国内是医生,他们还有个儿子,目前在麦吉尔大学,学环境保护。
他来加拿大不久就开便利店,现在已经有三个店了,十年前开店的那批人,现在只有他还在干。除了开店,他还做些投资。蒙特利尔有一个便利店协会,会长是老于,张林是副会长,表哥在协会作会计。前些年,张林牵头投资房地产,结果赔了钱,几个投资人都是协会的人,特别是老于,对张林意见很大。
现在张林也不太参加协会的事了。在协会里,他和表哥关系还可以,这次卖店,他先告诉表哥。我问表哥:“那他应该是很成功的人士,很有钱了?”
表哥似乎很不屑:“也许吧,谁知道他有多少贷款。”
“他来了。”表哥走到客厅窗前。一辆黑色韩国现代越野suv停在表哥家门前。
表哥和我出门去迎张林。
“大力哥,你好!”张林跳下车,风风火火地朝我们走来。
“老张,你好!”表哥笑容可掬地同他打着招呼。
“这位就是你表弟吧?”张林边问边把手伸向我。
“张大哥,您好!”我赶紧双手握住张林伸过来的手。
张林看起来比表哥说的年龄要老,虽然说话走路很快,很有劲儿,但脸上的肉已经松松垮垮,好像有些浮肿,眼袋像两个大水泡,显得眼睛更加狭小。他看起来有一米七五左右,很胖,肚子很大,黑色棉背心的扣子都被撑开了。
“等会儿,我还要到南岸的店去。刚才去给verdun的商店进了货,就顺路过来跟你们见个面。一天忙死了,”张林说。
“张大老板,生意越做越大了,”表哥趁机夸他两句。
“哪里,哪里,还是你大力哥精明,见好就收呀,不像我,整天疲于奔命。干不动了,干不动了!”
接着他转向我:“你表哥都跟你说了吧?”
“简单介绍了一下,详细情况还不知道。”
张林接着给我介绍了他那个店的基本情况:他的店去年失过火,现在的店是新装修的,所有的设备都是新的。新装修后,营业了半年,半年的营业额有二十四万,另外还有七万多块的彩票。他这个店省心,不用进货,百分之八十的货由大型百货超市metro供货,他已经跟metro签了五年的供货合同,一年包销metro五十万的货,metro还预付了他五万块钱。他现在卖店的价格是两万五千块加币。
“就这么个情况,我还要给店里送货,你想一想,我先走了,你要买的话给我打电话,你表哥有我电话。”说罢他起身就走了。
送走张林,我回到客厅与表哥告别就回家去了。
回家的路上,几个问题不断地出现在脑海里,一旦metro要求一年必须销售五十万,五年必须完成二百五十万,完不成任务会不会有惩罚?会是什么惩罚?会罚多少?或者是卖不完不许解除合同,直到完成二百五十万任务为止?假如一年完成三十万,跟metro的这个合同岂不要延长到八、九年?metro的货如果价钱太贵,没有利润,岂不是白给metro打八、九年工?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给张林打电话。
“张大哥么?你好!”
“你好,晓舟!”电话那边传来张林那热情的声音。
我把我脑子里想的问题一股脑地提给了张林。
“这些问题一句话讲不清,你过来吧,我给你仔细讲讲。”
“我现在可以过去么?”
“现在不行,我要到我南岸那个店去。”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见面?”
“你明天等我电话吧。”
“好吧,下次咱们见面,我想看一下你上半年每天电脑打出的营业单子,还有你和metro签的合同。”
“好吧。现在还有几个人想买我的店,我是看在和你表哥的关系才给你留的,你要买就早下决心。”从他的语气看,他可能不太高兴。
“我肯定想买,但你总得让我了解情况后再买,对吧?”
“好吧,反正你得抓紧,我现在太忙,没有时间拖。”说完他挂上电话。
第二天,我等了一整天张林的电话也没等着。
第三天一大早我就给张林拨过去。张林让我明天上午十点到他店里等他,他把他店的地址给了我verdun区,8000号。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运动,吃饭后,八点半钟出门。verdun地铁站离我住的哪站不远,乘地铁十分钟左右就到了。verdun站是蒙特利尔最老的地铁站之一,车站昏暗老旧。verdun也是蒙特利尔最深的地铁站,离地面估计有五十米左右。我乘地铁电梯上到地面,出大门,就来到verdun大街了。
verdun区是蒙特利尔最老的区,曾经也是最繁华的区,它离劳伦斯河很近,以前劳伦斯河航运繁忙时,这里是一个大码头,那时这一带非常繁荣,这一点可以从街区房屋的密集程度看出来,这里的房子,大多是横贯整条街的三层排屋。随着劳伦斯河航运业的萧条,这一带破败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成了黑手党的聚集区,他们在这一带种*,贩毒品,使verdun成了毒品暴力的代名词。后来蒙特利尔政府打击毒品犯罪,黑手党的气焰被抑制住了。可是,缺乏就业,这里渐渐变成了贫民窟。在这一带生活的人,大多是体力工人、新移民、吃救济的、还有流浪汉。
这里曾经是开便利店的最佳街区,因为这里的居民大多数没有车,他们没法到大超市去买东西。表哥以前的店就在这个区,开始的时候钱还是比较好挣的。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移民的增多,到这里开便利店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人长于相互竞争,如今的verdun街,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便利店,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我沿着verdun大街往西走去。街道两旁的房子非常破旧,年久失修,从房子上标记的年份看,许多都是上个世纪初的房子。这些楼房的一层都是商用,便利店最多,然后是小饭馆、咖啡店、卖电脑的、保险公司、蔬菜水果店、旧货店等等。
大约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了verdun8000号。
张林的店位于街区东南角,这是一栋二层的排屋,张林是这栋房子的主人。
房子第一层都是便利店,二层被张林租出去了。租房子的是一个老妇人。这个老人是张林买房子时连房子一起带过来的。买房子时,张林觉得房子很便宜,二楼还有一个现成的租客,非常合算。过了一段他才发现,他找了一个*烦。二楼老太太每个月给她五百块租金,十年前买房子时,他觉得还可以。可现在,像他这样的五室一厅的房子怎么都应该租一千五百左右。他想让老人搬走,老人坚决不同意,她说她已经习惯这里的环境了,死都不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