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诸王的想法和政策(2/2)
钟飞已然没有回答刘益的话,只是看着刘益让他回答自己的问题。
“你···”
刘益听了后也是忍住怒气坐了下来给钟飞说了封地的情况。
“诸位大王,如今刘季已经是被废,可是北方受到了扶余人的屠杀,战事结束之后回到封地,你们要觉得应该做什么?”
“够了!”
刘益显然是听不下去了,看着钟飞在哪儿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刘益真的不想听,也是让钟飞直接说谁是新君就行了,没必要说这些,到时候他一旦是登基为帝,自然不会像刘季那边荼毒百姓,自然是会给百姓施舍恩惠的。
刘益虽然是坐不住,不过其他三个大王也是细细想了起来。
而刘温说如果自己真的回了封地必须要想办法引进幽州的人口,这一次扶余人杀了非常多的幽州百姓,幽州的百姓人口数量非常低,必须发展民生促进人口增长。
而刘简则不一样,刘简封地是最富庶的荆州之地可谓是兵精粮足,刘简则是说自己会继续开通贸易鼓励百姓多多生育。
刘赐则是说自己封地是最小的,人口也不多,回到封地自然是种田,如果可以的话,刘赐会开始在柴桑自己出钱聘请老师来创办让人柴桑百姓都能读书,让每个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得饱穿得年,减轻赋税,提高教育。
三个人的话钟飞也是仔细的听着,然后也是一边听一边点头,显然三个人都知道这一次骑兵给他们造成了怎么样的后果,毕竟骑兵的兵马和粮食都是自己掏腰包的。
“蜀王呢?”
看到三个人都说完了,钟飞也是看着刘益问道。
刘益听了后也是被钟飞这个样子弄得有点儿没脾气了,然后看着钟飞也是说西川富庶之地,地广民丰,只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适当引导百姓即可。
钟飞把三个人的话也是纷纷记录了下来,然后钟飞也说自己最后问一个问题,如果他们成为新君他们会怎么做?
诸王一听也是很意外,但似乎也并没有那么意外。
“蜀王先说吧。”
刘益听了后也是态度比起刚才端正了起来,说如果自己成为新君,必定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然后修养两年,然后举兵攻打高句丽。
刘温则是回答应当提高大汉人口问题,如今钱粮已经是富足,他如果当了皇帝鼓励大肆生育提高人口数量。
刘简则是说如今的大汉因为韩琦和刘季的实践也是让百姓多余汉室有些失望,应该尽可能拉拢百姓心心向汉,还说自己也是跟刘益一样,要灭了高句丽,如今匈奴被灭了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可是把高句丽尽可能灭掉,然后就能统一东边靠海的所以土地。
而刘赐说的话有点儿不一样,他也是赞同灭了高句丽,但是现在应该是把之前韩琦贪污的钱粮尽可能发放给百姓,让百姓有粮食可以种植不至于饿死,然后把冀州、并州、青州的人口调集一部分如幽州补充幽州这一次损失的人口,大肆兴学,从文艺,兴教育,重启科举制度,避免士家过多干预和垄断知识和朝政资源,让百姓家有余粮,内有盈财,安抚周边的刺史,以防有不臣之人举兵造反,清楚朝堂之中拉帮结派不作为的党羽,说自己希望能做一个无为而治的君王,如果臣下有能力且是忠良之臣,他大可以放权给下面的人让他们治理朝政,自己只做名义上的君王,前提是这些人是真的为了百姓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