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章 为共和国崛起挖尽全球矿山(1/2)
向氏兄妹一路向北,次日就到了九原。
安顿一晚后,次日就有九原城的人找他们谈话。找到向春望的,正是向春望此前在甘泉环球公司见过的一个经理。
经过谈话之后,大约相当于现代时空小学毕业水平的向春望,被委任为环球企业集团北方贸易公司项目县域经理,具体负责环球集团在甘泉县的贸易往来。
这个任命,对于向春望,对于向家,可谓是一步登天!
其他且不说,这个职务弄好了,“甘泉商贸第一家”的名号,从此怕是要归向家了。
向春明,在进行了一番文化测试后,被一家职业学院给直接招走了,招到学校里去学习,正常情况下每月有3个大洋的收入,如果成绩好,考评各方面都好,还会有奖金。
“这是个什么学校啊,待遇竟然这么好!”大哥向春望有些忌妒。
这个学校,其实是“九原航空学校”,他们培养的目标,就是战斗机飞行员。当然,向春明能否成为战斗机飞行员,这还得看他的造化。
毕竟他此前的文化,是以文字为主。而飞行员需要用到很多物理、化学及数学知识。
至于小妹向春花,没出啥意外,直接进了护士培训学校。此后的道路,如果不出意外,将会是一名医院护士,或者说成为一名野战医院的护士。
……
时空战队,在从天目山撤退回现代时空后,也包括甘泉、五台山两个基地撤销后,魏明、欧阳克勤等商业、技术大拿给朱碧华等人对跨时空各项产业提供了一个全面整编方案。
但凡是抗战时空的实业,全部纳入环球企业集团之下,这些实业、产业或商业包括:西澳矿业公司、澳洲贸易公司、香港贸易公司、北美贸易公司、欧洲贸易公司、种花家北方贸易公司、重庆贸易公司、北海投资公司、九原投资公司等。
至于九原城拟建的那些企业,全部归结为九原投资公司管理。
这是企业控制的一种结构或层次,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在下属企业已经达到几百几千时,还要对其进行直接管理。
而在现代时空的企业,则全部归纳到银河企业集团名下。
银河企业集团,此时也算是名符其实。它的贸易公司,就有魔都精品农产贸易公司、魔都银河贸易公司、香港银河贸易公司、香港银河古玩玉器行、魔都银河古玩玉器行、香港银河艺术品公司、西蜀农产品贸易公司等。
至于工业生产型企业,则基本集中在现代时空的嘉苑,也即朱碧华的老家。
这些企业分为两批,最早的一批,始建于2017年4月,与抗战时空进行时间对应,就是1938年1月,这批企业有银河鞋袜制造有限公司、银河自行车制造公司、银河金属制品公司、银河嘉苑钢铁公司。
除此之外,当时空商人载具的载货量达到10000吨/次时,银河企业集团立即在嘉苑再次启动了几大项目:
银河嘉苑制药有限公司、银河嘉苑无线电广播器材有限公司、银河电视制造有限公司、银河嘉苑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这些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生产20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流行于全球各地的收音机、电视机、电冰厢及其他各型家用电器。
这是一个向全世界薅羊毛的好时代!
这样的时代的出现,不但有利于抗战时空种花家的工业发展,同样有利于现代时空种花家的工业发展。
两个时空,要互通有无。
……
魔都,某咖啡厅。
应朱碧华相约,支温平与朱碧华再次见面了。这次参与见面的,还有环球企业集团的ceo魏明以及银河企业集团的ceo肖远洋。
肖远洋此前只是银河贸易公司的ceo,地位相当高,但朱碧华和巴洛日扎、杨双才等人并未将整个银河企业交给他。
但肖远洋在给朱碧华等人提供的银河企业集团整编方案中,却有着强烈的民族情节。作为知道时空穿梭并到抗战时空旅游过的银河企业高管,他的方案里,充满着一种经济杠杆模式。
啥意思呢?
就是跨时空贸易,动不动涉及到百万吨、千万吨级的钢铁、粮食、铁矿等的贸易,那么银河贸易肯定不能简单地就做这种贸易,而应该再在其上进行一番期货交易。
这个道理一说就明白,朱碧华不但可以从抗战时空运来数千万吨铁矿,而可以在现代时空赌一赌期货,买空矿石交易。
除此之外,肖远洋还建议,粮食之类的货物不要从国内直购,一来价格较高,二来哪怕国家因此能够收一点税,其收入也有限,反而还有给国内增加粮食供应的压力。
粮食,在抗战时空可以说是一国之命根子,但到了现代时空,它已经不是生产不足的问题。
在种花家,它是一个政策问题,农民不愿意种粮;在国际上,它是一个贫富差距问题,譬如贫困的非洲,大多数地方目前还处于饿饭状态。非洲某些国家的落后,让他们的产出换不回足够的粮食与食物。
所以哪怕朱碧华坚持在国内购粮,其实对国内农民并没有多少益处,而且从国内购粮,同样要受到政策的牵制。
此外,在抗战时空,肖远洋也有建议,他认为,抗战时空种花家的落后,核心问题同样是生产能力不足,主要工业品产量,大多在日本的十分之一之下,而种花家四万万人口,又要消耗掉相当多的工业产品,所以能够用于战争的产品,实在是有限。
因此他认为在抗战时空的战略,应该把国力的提升同帮助八路军,二者的重要性完全并列。
当然最后这一条,朱碧华等军人未必会采纳,但前面一些建议真的很好。譬如粮食,确实不宜在国内动手。如果银河企业集团真要在国内采购粮食,最终获利的不过是那些粮食贩子。
总之就这样,肖远洋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前台。
对于朱碧华带上魏明与肖远洋两人,支温平颇为吃惊。因为支温平知道,这两个人可是朱碧华佣兵集团的两个商业“操盘手”。
朱碧华带上两名商人见自己,不会是商业上有啥大动作啊?
这个朱碧华此前主要是买军火,难道这次要从自己手上买其他货物了?可自己只是个军火商人啊。
朱碧华是个军人,喜欢开门见山。
咖啡刚泡上来,他就递给了支温平一张单子,“这次的货物,数量比较大,我们觉得,直接找企业,还不如找你这个官方代表。”
这是一张工业品“采购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