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 两条腿走路(1/2)
超级油库及机场、军事基地等,占地面积高达100平方公里。但想要短时间内建成是相当困难的。
其所需要的材料,钢材、水泥、红砖等,前两洋从现代时空运送,后者就地取材烧制,都不太麻烦。
但这500个油井的施工量确实非常大。哪怕其外壁只建1米的厚度,其一个油井需要浇铸的钢筋水泥量也是32x32x3.14x100-30x30x3.14x100=38936立方,而500个油井需要浇铸的总量则是1946.8万立方米。
此外还有机场、军事基地的建设,还有这个超级油库地面建设。
超级油库的地面建设,原计划是建成花园或游乐园什么的,但当即遭到专业人士的反对:在任何意义上,油库都属于危险区域,你这样做,难道真不担心哪天被引爆一座油井,从而酿成千年灾难?
那能否养猪养鸡啊,总之那么大的面积浪费了,朱碧华心里也是怪难受的。
“最好是啥都不住,建设成一个只有油库人可以进入的封闭林场!你们难道没见过,后世为了治理环境国家投入了多少资金?”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后来朱碧华思考过,这可能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关。从出生到成长再到退伍回乡,基本都在乡村生活。当兵当佣兵那段时间,也多在山沟沟里或非洲丛林、亚洲沙漠里东窜西窜,很少享受过现代城市文明的荣光。
于是朱碧华不可避免地有着某些局限。
这个2000万立方米的施工量,几乎是此时的朱碧华不太可能完成的。如果仅以钢筋计算,以200万立方米计算,假如施工一年,平均每天不到一万立方,好像没啥问题。但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钢铁的比重是7.8,一万立方米的钢铁是7.8万吨,而朱碧华的时空商人载具是以“重量”为准的。所以哪怕总数200万立方米的钢铁,让朱碧华专业来搬运,也需要大半年时间。
也因为如此,超级油井的建设时间,朱碧华总共给了三年,从1938年7月起到1941年6月底止。
而如此多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九原、北海、西澳等地的建设事项,让朱碧华绝大部分时间都不得不用在跨时空物资运输之上。
最忙的人,最辛苦的命,就是朱碧华。
或许,有人说朱碧华获得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这就是他的成功啊。但这样说话的人,肯定不了解朱碧华其人了。
如果仅仅为了财富,他会这样做么?他完全可以只在抗战时空当个倾销商就可以了。
好在经过近一年的摸索与布局,白秋真的快要成为一个倾销商了。
有些产品,其实并不带特别的技术特征的。譬如一些日用品,你能说21世纪的肥皂和抗战时空的肥皂在技术上有多大的不同么?
如果真要说,他们最大的不同,是21世纪生产力爆发,生产一块肥皂,不论从原材料或生产过程讲,都比抗战时空容易得太多了。
此外,你别看21世纪的石油有多贵,如果你真的将炼好的汽油拉到抗战时空,同样会获得海量利润。在种花家农村,此时的煤油都显得十分珍贵。
也因为如此,在重庆、北海、九原三地,已经成了亚洲的商业销售中心。
譬如以日用品为例,抗战时空最畅销的搪瓷类产品、热水瓶类产品、电器类产品、照明类产品、塑料尼龙类产品、布匹类产品、鞋袜类产品、粮油类产品、医药类产品、金属类产品、机械类产品、日用百货类产品……
想要知道这些产品的品种有多少,并不复杂,你去现代生活超市和生产资料市场逛一圈,或去批发市场逛一圈,岂不就完了?
上面说的三个商业销售中心,九原主要针对北方、苏俄、中亚;重庆主要针对长江流域;而北海则针对东南亚甚至整个世界。
当然,现在这三个商业中心,货物品种已经比较多了,但数量却有些供不应求。原因就在于,很多产品都处于试销阶段。譬如重庆的销售公司,如果将现代工业品大规模地运送到抗战时空来,那么仅有的种花家的民族资本就可能遭到最严酷的挫折。百分之九十九的企业可能都无法生存下去。
也因为如此,环球企业集团在工商业方面,实际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条腿就是通过现代商品的涌现,引导民族资本投资相关产品的生产。其基本做法是:先将商品运送到抗战时空,进行一定范围的销售,同时给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去函,请求其到重庆来对相关产品进行授权生产,并给予技术、投资方面的支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环球企业集团肯定要占一些股份,但原则上环球企业集团不要求控股。所以比较小的企业,想要与环球企业合作,最好是多家企业联合为一个整体再与环球谈判。
一种产品或行业,最少授权三五家企业,最多也不过十家企业。如果再多,就会形成恶性竞争。
这条腿,名称叫“以销促产”。其实带有强迫性的味道,因为紧接着有第二条腿。
第二条腿就是“独立发展”。有些行业,或许抗战时空没有人愿意与环球合作,这时环球或可以通过并购抗战时空企业进行生产销售,或许直接从现代时空进货物进行倾销。
总之是不可能让某一个产业成为空白,从而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产业独产市场。
而在此后的两条腿实践中,朱碧华是深受教育。
那就是种花家的企业家们,并不是后世媒体所污的那样。他们重合同,守信诺,负责任,而且对于商业的眼光,那是真正让人叫绝。不然也不可能出现,为啥华人在国内混得不行,而出去后却经常出奇不意地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