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章 商业入侵(1/2)
当然在这之前,崇祯的警卫力量也必须得以加强。朱碧华可不愿意事业还未成功,朱由检同志已经成了一个死人。
近卫军是皇帝的私军,但并不是皇帝的警卫力量。只有要必要的时候,皇帝近身警卫才会动用近卫军。
崇祯的贴身警卫与皇宫警卫,有一个很好的人选,这个人就是太监方正化。
史载李自成破城之后,方正化独自一人砍杀李逆军士数十人,最终因力竭而战死。既是英雄也是忠臣!
征求过朱由检的意见之后,由方正化担任皇宫警卫队队长,下辖360人。分为三班倒外加一支机动力量,全天候保证崇祯皇帝及其家人子女的安全。
而这360人当中,有太监,有勋贵子弟,有周遇吉军中将士,有安天军20人。后者作为教官,负责教会其他人军事技能。
至于皇宫之中有健康男人,有了现代时空见识的朱由检早就放下了心态。如果真的把这男女大防看得比天还要大,那西洋那么多皇室怎么一个太监都没有?
当然,皇宫警卫队,有着严格的纪律规定,譬如包括执勤及巡逻等任务在内,必须是双人或多人在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单人面对皇宫主人的情况。
如遇到这种必须分兵的情况,就需要警卫队成员做出取舍,先去做价值最大的事,而不是分兵一人去做一件事。
而皇宫警卫队长的最高指挥官,并不是朱由检同志,而是太监方正化。至于朱碧华,则担任警卫队总督察。
因为有朱碧华担任皇宫警卫队督察,这支队伍成立时间很快。几乎在动议之后,三天内就编制完成,然后直接在煤山{景山}内进行现代bu qiāng训练。
如此之快建立一支部队,这正是朱碧华的特殊能力。因为这些加入皇宫警卫队的家伙,都被朱碧华带到现代时空游览了一番,而游览的过程中,时空商人载具很自然地对其进行了“安全植入”。
何谓“安全植入”?
这并不是时空商人载具的新功能,而是曾经有过的功能。譬如对于穿梭到抗战时空的人,进行的双向保密命令,就是一种“安全植入”,如果你想要泄露异时空的秘密,就会触发“安全命令”,从而造成严重至死亡的悲剧。
但大明的“安全植入”,并没有抗战时空那么激烈。
二者的区别在于,抗战时空与现代时空,安全警戒度更高,安全范围更高,泄密后果更严重,所以对于其可能危害到时空穿梭的行为,其惩罚也极为严重。
大明时空的“安全植入”,其“惩罚”不再由时空商人载具掌握,而交由了时空商人载具的宿主——时空商人具体掌握。唯有在时空商人不在本时空,而又有突发事件时,才会由时空商人载具进行惩罚。
意思是,如果甲对朱由检有了不臣之心,这种不臣之行为,就会由“安全芯片”记录下来并由时空商人载具转告给朱碧华。
并由朱碧华最终决定对甲这个异己分子进行处罚。
而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给了朱碧华一个“自由栽量权”,一个事后处罚权。
而这个事后处罚,与抗战时空的“事发处罚”明显不同。抗战时空之所以只采用时空商人载具进行的“事发处罚”,原因就在于穿梭众的力量非常弱小,不要说对抗现代时空的那些人类组织,就是在抗战时空,朱碧华也不敢保证自己百战百胜。
有人会说,不会吧,朱碧华的时空战队不是很厉害么?是的,时空战队真的很厉害,可那是建立在别人对时空战队不太了解的基础上。
如果日军知道了时空战队的秘密,那么,日本人最多保需要比平时作战多一倍的兵力,不惜成本地对时空战队进行地面攻击、远距离炮击及空中打击。那么时空战队绝对会遭到重创。
特别是现代时空,在战略导弹面前,朱碧华敢保证自己的克拉克基地就一定不会被摧毁?
当然最终可能是两败惧伤,谁也奈何不了谁。虽然那也是“最大程度改变时空”,但那却不是朱碧华需要的改变。
至少在现代时空与抗战时空,朱碧华是不想将其打坏打烂,而是只想将其建得更好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朱碧华就可以把大明给打烂打坏。
对于大明,又另当别论。
大明时代,是冷兵器时代,哪怕朱由检知道了时空穿梭,朱碧华等人根本就不在意。因为大明时代没有人能威胁到穿梭者们的安全。又因为时空商人载具的“任务要求”,导致穿梭者也不会对崇祯的统治形成威胁。
当然,系统的“稳固崇祯zhèng quán”,并不是一定要听崇祯的命令行事。在穿梭者们看来,要稳固崇祯zhèng quán,必须对崇祯本人及大明肌体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如果崇祯比较顽固,那么对崇祯进行适当的鞭笞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的“安全植入”,其实只需要保证崇祯的个人安全即可。而崇祯执政之阻力,又或双明强盛之阻力,该怎么清除就怎么清除,对朱碧华等人来说压根就不存在伦理困难。
……
周遇吉接到圣旨后,立即带着近万名百战勇士,从宁武关直接返回京师。并在御林军的一处军营中住了下来。
而其中20名安天军士兵则以教官的身份在付怀德的带领下,直接来到近卫军营地,对周遇吉部进行整编。
与此同时,近卫军在直隶、山东的新兵征集工作正式展开。
每人每月10两银子的薪水,让“大明皇家近卫军”立即成为直隶、山东地面的新闻事件,成千上万的青年打着赤脚,迈着艰辛的步子向着征兵之地走来。
但条件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
首先是识字条件,必须认全会写500个汉字以上,否则哪怕其他方面再优秀,近卫军也不会招收。
其次是文化合格后,对其力量、敏捷、武力等的考核。
第三关则是检查身体,视力不行的不要,听力不行的不要,个子太矮的不要,脸上有明显伤痕的不要,走路内八字的不要,身患传染病、先天性疾病的不要……其严格程度,与后世招兵相比,并无两样。
以这种条件招收大明皇家近卫军,周遇吉所带三关部队,百分之九十九都不合格。但这个不要紧,这支部队本就是“勤王军”,他们有理由在北京驻下,成为崇祯皇帝最忠实的支持者。
另外,根据与崇祯皇帝的协议,安天军也将在第一期中招收2000名士兵,而且并不排除从大明现有军户之中招收。
于是,周遇吉就有些郁闷了。
大明皇家近卫军还没有谱谱,自己的三关边军却跑了一少半。因为他们都去了安天军!
这意思是,安天军的入伍条件竟然比大明皇家近卫军还要低一些?
表面上看,还真是这样。但实际上不但不低,而且条件还要高一些。条件变高了的,主要是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条件放宽了的,则是文化水平。
安天军之所以要这样操作,是因为朱碧华必须尽快训练出一支能够富有战斗力的部队出来,而周遇吉三关边军,因为多次血战,包括一些伤兵在内,都是极好的兵苗子。
这些人有血性,有军事技能,只要对其进行现代qiāng zhi训练之后,很快就能成为安天军的骨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