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章 武装抢劫(2)(1/2)
范永泰安排范谦带着400名边军到达密云某处山寨时,其他各家首领及人员已经到齐。看着3000人马气势高涨的样子,范谦内心也十分感叹:“这晋商大户,真是大手笔啊!”
确实是有史以来的大手笔!
也真不愧是由大明最有实力的商人所主持的谋逆行动。
3000人马,可谓五花八门!
边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少部分;次多的是各家的家丁,约有1000人左右;最多的猜都猜不到,说得好听点是江湖豪杰,说难听点是就是土匪盗贼,这部分人占了多半,总数竟然有1800人。
而这1800人里,如果真要细究,可不完全是土匪盗贼,里面也隐藏着一些军人。只不过这些军人,并不是大明军人的路子,而像极了口外的蒙古人或军人。
当然这部分人比较少,而且他们伪装很深,不是专业人士基本难以分辩。
“二庄主,此次人马,貌似锣齐鼓不齐啊。”到达密云没到三天,范谦就感觉到各小集团之间,互相提防着呢。
“将军能看到这一点,真乃知兵之人也。大庄主的意思是,其他人我们不去管。根据各家的共同分析,此次突击柳田坝皇庄,危险不在于突入,而在于此后撤退。
所以大庄主在各当家人面前,为将军争得了一个好差事,那就是让将军攻进皇庄后,直接进入奢侈品仓库,然后将那些货物及时抢运出来!”
二庄主范永泰解释道。
“奢侈品仓库?不是银库么?”范谦觉得很奇特。
“不,是奢侈品仓库,不是银库。因为奢侈品仓库中的那些货物,远比银两更值钱。譬如那个啥精钢表,每一块就是数百两银子,可那一块精钢表,连一两银子的重量也没有呢。”
“这样啊,那请二庄主、大庄主放心,我们大同边军一定将那啥奢侈品全部抢运出柳田坝皇庄。”
范谦真诚地说道。
“有将军这句话,此次行动必将大获成功!”范永泰见范谦答应得爽快,心里也很高兴。
此次行动,虽然各家当家人都运筹帷幄,但各家主并不准备去柳田坝现场。这次事件,虽然计划看来没啥风险,但皇庄平时至少也有两三百人的警卫模样,一定数量的死伤肯定是免不了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家主人怎敢立于危墙之下?
看着范永泰心满意足的样子,范谦心头也很高兴。但范谦的高兴,与范永泰的高兴,意义却不相同。
范永谦与范家,不过现代时空讲究的“合作共赢”的模式罢了。两者之间,互相帮助,各取所需。
虽然早期范谦受范家帮助略多,但随着范谦官职的成长,范家由此也所获甚多。曾经,范家在晋商之间,并不能完全称得上“晋商之首”,但这几年下来,范家已经当仁不让是“晋商之首”了,这其中,范谦在其中的作用就相当大了。
虽然其他商家也有在军方或官场的人脉,但谁也没有范谦的位置好,因为他正卡在关口之上,范谦不但要放范家的货物北去,还得在范家的安排下,放其他各家的货物北去。范家那儿得多少就不说了,但其他各家所给的好处,范谦却感觉少得太多。
范谦身在大同西延堡,对于皇城之事并不太了解。但范家让范谦带兵去抢劫皇庄,所给的好处并不多,这可是杀头的买卖啊,可范谦却不能直接拒绝!
所以这事儿之初,范谦就想过要给自己捞点好处。至于捞什么好处,范谦因为不知细节,一直没想好。如果是劫的粮食,哪怕派一百人另拉一百车粮食埋于他处,那也值不了几个银子。但范永泰说的“奢侈品”一下子提醒了范谦,如果自己想要搞点小动作,唯有这奢侈品才是正解啊。想着范永泰说的那啥精钢表,一块不足一两重的货,竟然价值500两银子以上,尼玛要是抢到百来块,这岂不是价值5万两银子?假如那精钢表有1000块,岂不是一次性可获得50万两银子的财货?
想到自己奋斗大半生,在上官面前有如龟孙子一般,最终也不过存了万两左右的家产,范谦的内心就一片火热。
范家有自己的想法,在公开场面大家不便于反对。一来范家的实力确实比其他各家要强,二来范家此次带来400边军,动手能力也强于其他各方。
千万不小看大明边军。或许他们打李自成、张献忠力有不逮,让他们打蒙古军、清**也差不多是肉包子打狗,但如果让他们和土匪去比武,和普通家丁去拼杀,那不用说,啥土匪盗贼家丁都不是边军的对手。
大家不便于公开反对,但暗地里做做手脚却没任何问题。
譬如两三家的人马此时表现得各为其主,好像要各行其是一样,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在开始结盟。虽然在行动前期可能不会出啥妖蛾子,但他们也设计了很多种可能,譬如得手离开京师之后,那就要怎么怎么云云。
至于范家此前打的好算盘,那就到时再说。范家,呵呵,也不过是八家之一。
所有的人,目标都盯在奢侈品、银两这两类财货之上,那些被分配到搬运粮食、食盐与钢铁的队伍,最多也只是注意一下钢铁,那粮食有啥盯头啊?只要手上有钱,哪儿买不着粮食?
另外,作为江湖豪杰,难道生活中还差盐了?他们的朋友里,有很多就从事着私盐贩子的勾当。
就在这伙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劫匪云集密云某山寨之时,沿山海关至宣府镇各关口,不断有零星清国探子或蒙古探子越过各长城关口。
这些清国探子蒙古探子,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有的被明军发现了,有的压根就没被发现,这些探子,皆一人双马或三马,跑得飞快,而且过关之后绝不像过去那样逗留,而是一骑千里,绝尘而去。
虽然各边关都有这事儿发生,但此前各年也有类似情况,只不过过去都是六七月甚至更晚的时间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今年竟然提前到四月了。
尼玛,四月能在种花家看过啥呢?打草谷?呵呵,此时连青苗刚刚长出,哪有草谷可打啊是不是!
各路边军感觉有点奇怪,但也说不上有多奇怪,再说如果要向上报,上面一定会严令拿下这些犯关之敌,如果这样,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这也是种花家长期以来的一个恶习。一个人向上级反应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但上级却极可能将皮球踢回反应问题的人这儿,因为这就是“能者多劳”,这也是“各人打扫门前雪”。敌从你那儿犯关,你拦不下来,你就是失职!
所以这种情况,除非是出现重大恶果,否则大多数边军是不会向上面报告的。最多不过是小旗报到百户,百户报到千户那里,就了不起啦。
这群越境之敌,迅速以小部队向大明京师方向隐蔽前来。
不用猜测,这是清军的集体动作。
实际上在大明皇家商行开业之前,清国皇帝皇太极就知道了大明出现了一股神秘的势力。这股势力非常强大,能够帮助周遇吉阻挡住李自成,但这股势力到底多强,皇太极却不怎么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