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章 代理商(1/2)
与朱由检接触这么久,如果要给朱由检同志下一个评语:这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朱碧华基本可以断定,朱由检同志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容易感情用事的人。
因为晋商与东林党的无耻勾结,因为满清骑兵在大明如入无人之地,这个上午朱由检说了很多。
至于朱碧华,虽然觉得这个朱皇帝貌似有点不靠谱,但还是耐着性子听着他的唠叨。或许,这样的朱由检才是一个真实的朱由检吧!
朱由检由气愤、激动到情绪最后平息,但朱由检手上的大臣们却开始坐卧不安,并不断地向朱由检发起了试探。
他们坐卧不安,是因为皇帝面对出了如此大的事情,竟然不声不息,他们不知道皇帝的态度,不知道皇帝最后想要干什么。
按以前的经验,朱由检是一个有啥事都会挂在脸上的人,或者在朝堂上大发一通雷霆,甚至把某个大臣赐死的人,但这样的朱由检,他们熟悉,他们能够熟练应对,所以他们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一个沉默的朱由检,一个本来发生了大事但表面却什么事儿也没发生风平浪静的朱由检,是一个陌生的朱由检,这是他们不知道的,不明究里的,悬着一颗心放不下的朱由检,这样的朱由检,像一颗zhà dàn,是非常危险的。
两日后,看朱由检对于大明皇家商行被攻击事件还没有一个章程,试探先由周皇后发起。周皇后本人,是一个很贤惠的皇后,但架不住她有一个吝啬至极而又特别多事的父亲周奎。
周家本是苏州人,因周皇后而为“嘉定伯”,几乎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型。但周奎却不知感恩。
李自成破北京城之前,崇祯皇帝下令助饷,为了让老丈人多出点钱,崇祯还特别加封了周奎“嘉定侯”,但是在多方动员说请之后,周奎却很不情感地只捐出五千两银子,连操作这一事的司礼太监徐高,也不得不感慨:“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能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
原时空北京陷落,周奎及家人被大顺政府捉拿,在妻子、媳妇被迫自缢,长子被打死,周奎自己和次子、侄子被严刑拷打到几乎丧命的时候,才不得不交出三百万白银巨款。
当崇祯皇帝看到这段历史时,其内心的伤痛甚至绝望,无人知晓。他除了对周皇后继续好后,对于周家之人几乎不假于辞色。
“皇上,听说曾有人攻打柳田坝的皇庄?”这日晚膳之后,周皇后问起。没办法啊,周皇后自己不想管外面的事,但架不住那个多事的父亲亲自到宫里来探听消息。
“有啊。”崇祯正手持从现代时空带来的高档牙签剔牙,听到周皇后如此问,也没特别引起注意,只说了两个字就结束了。
“听说死了很多人?”周皇后小心问道。
“死了几千人吧。不过,那些都是想要我朱家皇室性命的人,死了就死了吧!”对于这事儿的性质,崇祯却相信了穿梭众的分析。
“那皇上,你准备怎么处理?”周皇后又问。
这时,崇祯反应了过来,自己的皇后,一定是听到啥了,所以崇祯问了一句:“皇后,你是不是听说啥了?”
“只是,只是嘉定侯下午来说起这事儿,说他儿媳的娘家有人牵扯到了这事儿,望皇上能格外开恩。”周皇后又道。
在周皇后看来,为自家亲人说情,正是亲情友情、孝悌之心的表现,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形。
“这事儿啊……我还没想好。不过,皇后,我想让你和皇儿等去天上人间国游玩一番,你以为如何?”
朱由检也是灵机一动。
“去天上人间国?好啊,好啊!我可是听王承恩那厮在我面前说过好多次了。”周皇后不疑有他,爽快地答应下来。
“天上人间国确实非常不错,你和皇儿他们去后,要听朱碧华他们的安排。”朱由检没想到这事儿竟然还有这样的转机。
其实朱由检最近虽然过得很充实很快乐,现在时代给他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竟然是他的大明后人建立的。
要说朱由检对这样的世界不感兴趣,那绝对是假的。包括对现代时空那啥英国等皇帝的地位,他其实也不反感。
虽然看起来权力旁落,但实际利益包括权力也是不少的,一国之元首与象征,在任何意义上也是那个国家或那个时代最顶级圈子的贵族,而且作现代国家的元首与象征,根本不担心被啥动不动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野心家给拉下马来!
再说,现代时空一个国家事无巨细,如果皇帝还不放权,哪怕自己是智能电脑也会累得不行的啊。
不错,崇祯已经知道智能电脑这样的东西。
而崇祯想要对大明进行改革,“皇亲国戚”就是他绕不过去的坎。无论怎样,他都必须面对。
朱家的那些过了三代的亲王或郡王,到时说削蕃也就削了,或许可以在大明皇家商行里给出一些股份,让其直系子弟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益,并逐渐过度到自食其力,也不是不可以。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再像大明这样无限制地封王,而且还给封地,如果这样,哪怕天下再大,也不经封啊。到时封无可封,难道要将皇宫也封给皇亲国戚?
所以,要变革,必须对太祖开始立下的皇亲国戚规矩进行“动刀”。而首先搞定皇后一家,则是必然的必须的。
或许这也是崇祯的运气好,他正愁如何与周皇后说,这皇后就自己撞到枪口上了。
当然对于皇亲国戚,按朱碧华的说法,在现代社会也不是没这个东西,而且都还有着不错的地位。
但是,哪怕你再是皇亲国戚,那也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既然要享受皇亲国戚之利益,自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
打掉了晋商劫匪大队,虽然皇帝朱由检没啥行动,但晋商以及满清、东林党等参与过打劫行动的商家,再也不敢到大明皇家商行进货了,因为那道路两侧污黑的血迹仿佛在向他们述说,这个地方,有如深渊虎口。
但是,他们只是在观望。
奇妙的问题在于,他们观望几天之后,又有了行动。这个行动不是去大明皇家商行进货,而是他们开始在京师的大商人之间串联,慢慢地结成了一个同进同退的联盟,他们这个“同盟”,之所以能够受到商家的追捧,那是因为他们提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大明皇家商行交出进货渠道之前,他们拒不从大明皇家商行进货。
而且,他们的理由也极为充分,作为大明皇帝,你朱由检同志不能一个人吃独食,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也。
而在种花家,吃独食在任何社会都是被社会所不喜的。“不患贫,而患不均”向来是国人的主流意识之一。
不过,你真要深究这个“吃独食”,其实也深究不得。因为从古至今,皇家都是最大的吃独食的主儿,唯有大明一朝,虽然名义上盐铁专营,皇家在吃独食,但实际上皇家是背名无实,盐铁之利,早就被贪官污吏给瓜分完了,真正轮到皇上的,十不存一也。
于是,没几天时间,大明皇家商行面前门可罗雀。
北京城内那些始作蛹者,开始笑了。他觉得他们最终找到了制约皇家的手段。甚至有的人在言谈中,已经有些后悔了。说当初不该用那么激烈的手段,而用这种同盟的方式不就很好么?既达成了目标,又不见血腥,很符合温良恭俭让的人设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