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一场大水(1/2)
大哥讲过一个笑话:在大学的时候,自己的自行车被偷了,无奈去告诉校长,校长回答“只要总量不变,流通流通是很好的吗”。
现在吃饭烧水还要用桶装水,一次次的搬运就像看到以往的浪费,垃圾随便扔,废水私下排,工厂到处建。慢慢地天降甘露成了天降硫酸。
健民小的时候水还是很充足的,家里的井不深,6、7米,有水。山上的泉眼不大,汩汩冒水。隔壁的水库不大,最深有十几米。在健民二三年级的时候村里发了一次大水。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有时候人过的怎么样,天就过的怎么样。小时候,物质不丰富,但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天上虽然飞机不多,但胜在多彩,抬头望天,一会儿就有鸟儿飞过,打声招呼,天公心情不美,发起脾气,也是轰隆轰隆,乌云瞬间就布满天公大大的脸庞。远处看,闪电就像一把利剑从天而降,一道接着一道,大雨哗啦啦的把不好的情绪一股脑的发泄出来。不像现在,人们过的小心翼翼,小孩子不能贪玩,要上这种班那种班,大人要这个房那个车,穷人受这种气那种气,富人得防着这个管着那个。
只有大地,一如既往的承其重,载其厚,越来越少的发脾气,它是所有的父母。
那一年不知道天公因为什么发的脾气,高兴或者不高兴。大雨滴子噼里啪啦敲在瓦片上,在瓦片上集成小河,哗啦啦顺着瓦道留下屋檐,心急的就干脆在瓦片上一落脚砰反弹到空中,集成水滴,啪唧把自己狠狠的投到地上,溅出开心的笑容。
放眼望去,院子上空罩了一层纱,让普普通通的院子看上去有了不一样的意境。一串串在有心人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织着不大的帘子,节奏快的时候,串与串之间几乎找不到缝隙,似乎天公不满意这种轻描淡写,开始挥毫泼墨,刷刷几笔,耳朵听到的是啦啦啦啦连成片的单音节,眼里看到的是白茫茫一片汪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